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诗《自京师归至家园春欲暮矣晨兴登一乐亭喟然有感漫成一律》描绘了诗人从京城归家后,在春天即将过去时清晨登亭所见的景象。首句“解罢朝衫及暮龄”表达了诗人从繁忙官场生活的解脱,暗示了时光的流逝。接下来,“閒拈竹杖过茅亭”展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手持竹杖漫步于简朴的茅亭。
“山明隔岸腾初日,雾下高林带落星”两句,通过描绘山间日出和林中雾气,展现出早晨的清新与宁静,以及由夜晚到黎明的过渡。落星的形象则寓言着过去的岁月。
“萱草叶齐春冉冉,紫荆花发晓冥冥”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盎然,萱草和紫荆花的盛开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希望。而“春冉冉”、“晓冥冥”则传达出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之感。
最后两句“向来万里京华梦,犹记吹笙踏凤翎”,诗人回忆起在京都的繁华梦境,以及曾经的荣耀,但现实是回归田园,只有自然的宁静陪伴。整首诗以景寓情,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感慨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