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京师归至家园春欲暮矣晨兴登一乐亭喟然有感漫成一律

解罢朝衫及暮龄,閒拈竹杖过茅亭。

山明隔岸腾初日,雾下高林带落星。

萱草叶齐春冉冉,紫荆花发晓冥冥。

向来万里京华梦,犹记吹笙踏凤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诗《自京师归至家园春欲暮矣晨兴登一乐亭喟然有感漫成一律》描绘了诗人从京城归家后,在春天即将过去时清晨登亭所见的景象。首句“解罢朝衫及暮龄”表达了诗人从繁忙官场生活的解脱,暗示了时光的流逝。接下来,“閒拈竹杖过茅亭”展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手持竹杖漫步于简朴的茅亭。

“山明隔岸腾初日,雾下高林带落星”两句,通过描绘山间日出和林中雾气,展现出早晨的清新与宁静,以及由夜晚到黎明的过渡。落星的形象则寓言着过去的岁月。

“萱草叶齐春冉冉,紫荆花发晓冥冥”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盎然,萱草和紫荆花的盛开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希望。而“春冉冉”、“晓冥冥”则传达出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之感。

最后两句“向来万里京华梦,犹记吹笙踏凤翎”,诗人回忆起在京都的繁华梦境,以及曾经的荣耀,但现实是回归田园,只有自然的宁静陪伴。整首诗以景寓情,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感慨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2515)

刘崧(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南山寺夜憩柬郑同夫罗孟文(其一)

南山寺前夏已凉,北斗天半夜相将。

楼台参错临高市,钟磬萧条出上方。

独宿屡移林鹊影,双飞初散水萤光。

客情物态浑无那,暂息尘喧亦不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南山寺夜憩柬郑同夫罗孟文(其二)

南城城楼高且雄,下有长壕水气通。

次第荷花先着露,无多杨柳最宜风。

府中能事称罗掾,马上酣吟爱郑公。

自是南游相见好,疏狂祗觉愧飞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感怀四首寄呈李子翀邓子益(其一)

异县南归忆旧年,潇潇风雨楚江船。

相看一别成愁绝,可待相逢已惘然。

巴蜀偶依严武去,成都未报长卿还。

川途日有经行便,何事音书不漫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感怀四首寄呈李子翀邓子益(其二)

邓郎心性蚤聪明,李子才华更老成。

应着綵衣奉慈母,还看鸿雁忆难兄。

遗书独抱谁相问,佳句新题人尽惊。

自合鶱腾齐远举,敢将憔悴托高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