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感伤

一笠戴春雨,愁来不可遮。

清明思上冢,昨夜梦还家。

归兴随流水,伤心对落花。

晋原松下泪,沾洒楚天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戴着斗笠走在春雨中,忧愁无法遮掩。
清明时节怀念先人,昨晚梦境中回到家乡。
回家的心情如同流水般流淌,面对凋零的花朵倍感心伤。
在晋原松树下流下了泪水,悲伤洒遍楚地的天涯。

注释

一笠:斗笠。
春雨:春天的雨水。
愁:忧愁。
遮:遮挡。
清明:清明节,祭扫的日子。
上冢:去墓地祭拜祖先。
昨夜:昨晚。
梦还家:在梦中返回故乡。
归兴:回家的心愿。
流水:比喻心情或思绪的流动。
落花:凋谢的花朵,象征哀伤。
晋原:地名,可能指诗人所在的地方。
松下:松树下。
泪:眼泪。
楚天涯:遥远的楚地,泛指远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明时节的感伤之情。首句“一笠戴春雨”以形象的手法写出诗人独自在细雨中行走,头戴斗笠,雨水似乎无法遮挡内心的愁绪。接着,“愁来不可遮”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沉重和无法排解的哀愁。

“清明思上冢”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深深怀念,在这个扫墓的节日里,他的思绪飘向了远方的坟冢。夜晚,梦境中他回到了故乡,但现实与梦境形成对比,加深了他的思乡之情。“昨夜梦还家”流露出他对家乡的渴望和无法回归的无奈。

“归兴随流水”运用比喻,将诗人强烈的回家愿望比作流水般无法阻挡,然而“伤心对落花”又以眼前凋零的花朵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和自身的孤独。最后一句“晋原松下泪,沾洒楚天涯”,诗人想象自己在遥远的晋原松树下哭泣,泪水洒落在广阔的楚地,表达了他哀伤情绪的扩散和无尽的离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清明时节的感伤与思乡之情,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慨。

收录诗词(989)

戴复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 字:式之
  • 籍贯: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
  • 生卒年:1167年-约1248年

相关古诗词

琅琊山中废寺

欲访山中寺,沿堤石甃长。

宝坊兵后废,御帖窖中藏。

故址生秋草,寒窗带夕阳。

孤僧出迎客,满口话凄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舂陵山中

地僻民风古,雨晴天气新。

空山竖奇石,乔木堕枯薪。

深入千崖路,多逢百岁人。

繁华凋性命,寂寞可全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舂陵山中作写寄孔海翁

昨日分携后,回头望竹关。

相亲唯白水,所见但青山。

云近人家远,苔生石径斑。

闻钟知有寺,又在渺茫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舂陵道上

云际寻行路,时逢一两家。

山川闲世界,耕钓小生涯。

病竹长新笋,寒芒摇落花。

溪翁解延客,连煮数杯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