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韵三篇(其一)

巨鸟有六翮,大鱼有重鬐。

回翔栖邓林,喷薄游天池。

终焉触罔罟,性命不自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观而富有象征意味的画面。"巨鸟有六翮"和"大鱼有重鬐"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比喻高飞的大鸟和游弋的大鱼,展现了它们的雄壮与力量。"回翔栖邓林"和"喷薄游天池"则描绘了它们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飞翔在邓林(神话中的神木之林)和遨游于天池,寓意着理想中的逍遥境界。

然而,诗的后两句"终焉触罔罟,性命不自持"却陡然转折,揭示了现实的残酷。"罔罟"是渔网,象征着困厄和陷阱,暗示了这些强大生物最终还是逃脱不了命运的束缚,生命无法自主掌握。这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物命运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个体无力改变环境的深刻认识。整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324)

王祎(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后依外祖父居青岩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岁。幼敏慧。及长,师柳贯、黄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学提举。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诏与宋濂为总裁,与修元史。书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谕云南,死于节,谥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记续编,《四库总目》又曾重修革象新书,并传于世

  • 字:子充
  • 籍贯:义乌来山

相关古诗词

三韵三篇(其二)

曲曲溪水流,东折复西转。

潭底一何深,滩面一何浅。

人心亦复然,何从测夷险。

形式: 古风

次韵友人山居秋日就述鄙怀八首(其一)

月出东岭光,风来西树声。

秋景倏然异,令人心意惊。

君子有所蕴,失时终不鸣。

独怜青镜中,白发日夜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次韵友人山居秋日就述鄙怀八首(其二)

白发容易生,况复闻秋砧。

触物动深感,感此岁月深。

子期讵堪铸,举世谁知音。

取琴为君弹,请弹《梁甫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次韵友人山居秋日就述鄙怀八首(其三)

《梁甫》不可追,何由继华躅。

永怀古达人,未易食人粟。

宁将七尺躯,甘尔隐屠牧。

谁持明月珠,却向穷途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