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律(其三)

养蚕为素丝,叶尽蚕不老。

倾筐对空林,此意向谁道。

一女不得织,万夫受其寒。

一夫不得意,四海行路难。

祸亦不在大,福亦不在先。

世路险孟门,吾徒当勉旃。

形式: 古风

翻译

养蚕只为生产素色丝绸,但叶子都采光了蚕仍未老去。
我提着空篮面对寂静的树林,这心意向谁述说呢?
一个女子不能织布,全家便会受冻挨寒。
一个人生活不如意,整个社会的道路都会变得艰难。
灾难并不在于其规模大小,幸福也不在于先来后到。
世间的道路充满危险,我们应当努力前行。

注释

蚕:指养蚕取丝。
素丝:未经染色的丝绸。
倾筐:倒空篮子。
空林:寂静的森林。
一女:一个女子。
万夫:所有人。
四海:天下,全社会。
行路难:生活艰难。
祸亦不在大:灾难不在于其严重。
福亦不在先:幸福不在于早得。
世路险:世道艰难。
孟门:比喻世事险恶。
勉旃:努力,自勉。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妇女织布劳动和社会责任的诗,通过养蚕取丝的场景,表达了对女性工作的同情以及对社会不平现象的反思。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简练而深刻。

"养蚕为素丝,叶尽蚕不老" 展示了织女辛勤的劳动,她们像照料蚕宝一样细心地培育着未来的布匹,这两句既描绘了劳作的艰辛,也映射出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责任重大。

"倾筐对空林,此意向谁道" 这里的“倾筐”指的是倾倒织物所用的筐篮,而“空林”则象征着寂静无人的场景。诗人通过这个画面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无处诉说的感慨。

"一女不得织,万夫受其寒" 这两句强调了一位女性如果不能完成她的纺织工作,将会影响到成千上万的人,反映出古代社会中妇女劳动对家庭与社会的重要性。

"一夫不得意,四海行路难" 如果一个男人心意不通,或者情绪低落,那么他的困境将会如同漫长的旅途一样艰难,影响到整个家庭乃至更广泛的世界。

"祸亦不在大,福亦不在先" 这两句表达了命运和幸福并非总是与个人的行为直接挂钩,有时甚至超出个人控制之外。

"世路险孟门,吾徒当勉旃" 最后两句通过比喻世间的道路如同险峻的山门,鼓励自己和同道中人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前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古代女性在社会中的劳作价值以及她们对家庭的重要贡献,同时也反映出社会责任与命运的复杂性。

收录诗词(4)

苏涣(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零陵僧

张颠没在二十年,谓言草圣无人传。

零陵沙门继其后,新书大字大如斗。

兴来走笔如旋风,醉后耳热心更凶。

忽如裴旻舞双剑,七星错落缠蛟龙。

又如吴生画鬼神,魑魅魍魉惊本身。

钩锁相连势不绝,倔强毒蛇争屈铁。

西河舞剑气凌云,孤蓬自振唯有君。

今日华堂看洒落,四座喧呼叹佳作。

回首邀余赋一章,欲令羡价齐钟张。

琅诵囗句三百字,何似醉僧颠复狂。

忽然告我游南溟,言祈亚相求大名。

亚相书翰凌献之,见君绝意必深知。

南中纸价当日贵,只恐贪泉成墨池。

形式: 古风

与夫同咏诗(其一)

楚水平如镜,周回白鸟飞。

金陵几多地,一去不知归。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微]韵

与夫同咏诗(其二)

还吴东去过澄城,楼上清风酒半醒。

想得到家春已暮,海棠千树已凋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奉和姚令公驾幸温汤喜雪应制

汉主新丰邑,周王尚父师。

云符沛童唱,雪应海神期。

林变惊春早,山明讶夕迟。

况逢温液霈,恩重御裘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