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菊

我非柴桑翁,素性亦爱菊。

地不满数弓,所栽备种族。

泥沾洗馀滓,天暑障素幅。

插援聊扶倾,除蠹恐滋毒。

爱护同家儿,日夕劳顾复。

花时绕畦看,相于淡无欲。

迟暮亦何妨,霜馀惬幽独。

自号菊花农,头衔珍令仆。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菊花的深情厚爱。诗中“我非柴桑翁,素性亦爱菊”开篇即点明了诗人与菊花之间的情感纽带,并以“非柴桑翁”自谦,暗示自己虽非陶潜那样的隐士,却也拥有一份对菊花的纯粹喜爱。

“地不满数弓,所栽备种族”,诗人描述了他种植的菊花种类繁多,数量虽不多,但每一种都精心照料,体现了他对菊花的深厚感情和对美的追求。“泥沾洗馀滓,天暑障素幅”,通过泥土的滋养和夏日的遮蔽,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菊花生长环境的细心呵护。

“插援聊扶倾,除蠹恐滋毒”,诗人不仅关心菊花的生长,还担心病虫害的影响,表现出对菊花的全面关怀。“爱护同家儿,日夕劳顾复”,将对菊花的照顾比作对待自己的孩子,表达了诗人对其无微不至的关爱之情。

“花时绕畦看,相于淡无欲”,在菊花盛开之时,诗人围绕着花田细细观赏,心情淡然,没有世俗的欲望,只沉浸在与自然的和谐之中。“迟暮亦何妨,霜馀惬幽独”,即便是在晚年,面对霜降后的孤寂,诗人也能从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最后,“自号菊花农,头衔珍令仆”,诗人自豪地称自己为“菊花农”,并以“珍令仆”自居,既是对自身身份的肯定,也是对菊花价值的认同。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菊花的热爱与尊重,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心灵寄托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

卜焕(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李虞臣任宝昌令

华岳仙人地,函关柱史家。

铜章分海国,驿路指天涯。

众望真如岁,官评匪种花。

东南民力竭,抚字在桑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忆旧游

偶随骐骥过幽州,䠥?尘中赋倦游。

不惯扫门称上客,只堪长揖谢通侯。

一年羁旅生离恨,千里风烟上敝裘。

幸有故山茅屋在,萧然长啸海天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就道录别

西风吹我鬓,寒日照我冠。

亲朋各拿舟,送我芦花滩。

怜我年半百,得官仍酸寒。

官卑禄自薄,苜蓿馀空盘。

何时抒壮怀,云际飏飞翰。

款言谢亲朋,我心匪求安。

虽无民社责,抚时每长叹。

方今值灾荒,苍藜半凋残。

哀哀满路哭,谁恤骨髓乾。

活人惭未能,敢博妻孥欢。

淡泊以明志,守我瓢与箪。

居职无大小,要归免瘝官。

解缆从此辞,浩浩江天宽。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赠车同(其一)

痴云压长空,荒郊风栗冽。

敝裘毛已秃,疲驴骨欲折。

回君何所之,语次气哽咽。

子妇往归宁,一病遂永诀。

淮西有书来,返榇资囊竭。

况有小儿女,呱呱须担挈。

灯昏漏且残,为君中肠结。

麦舟愧古人,惆怅明朝别。

形式: 古风 押[屑]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