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家

淡泊无营意自宽,移家东郭近林峦。

鸟吟白日春前树,人整青山竹外冠。

张老已知成室美,渊明但取敝庐完。

由来物理难齐论,聊借鹪鹩信所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此诗《移家》出自清代诗人郑应球之手,描绘了诗人搬家至郊外,亲近自然的生活场景与心境变化。

首句“淡泊无营意自宽”,开篇即点明诗人搬家后心境的平和与淡泊,远离尘嚣,内心自然感到宽慰。次句“移家东郭近林峦”,描述搬家后的居住环境,靠近东郊的山林,充满了自然的气息。

接着,“鸟吟白日春前树,人整青山竹外冠”两句,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搬家后的生活景象。白日里,鸟儿在春前的树木间鸣叫,人则整理着青山之外的竹帽,生活简单而自在。

“张老已知成室美,渊明但取敝庐完”两句,通过引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张老与陶渊明都是历史上崇尚简朴生活的代表人物,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对美好家庭生活的理解与满足。

最后,“由来物理难齐论,聊借鹪鹩信所安”两句,诗人以自然界的小小鹪鹩为喻,表达了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满意与安心。自然界中万事万物各有其道,难以强求统一的标准,诗人选择了一种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从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搬家后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与心境转变,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收录诗词(4)

郑应球(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性情耿介,崇尚气节。康熙六十年(1721)朱一贵起事,同党郭国祯强行召募,郑不从,夜晚携妻子遁逃而去。招募者遍寻不著,怒焚其屋,尽为灰烬。朱一贵事件平定后,巡抚张伯行荐举为孝廉方正,婉拒不赴。主掌县书院教席长达十馀年,有益地方文教甚多,年近八十而逝

  • 字:桐君
  • 籍贯:凤山县
  • 生卒年:1713

相关古诗词

丁酉仲秋感怀

踏遍槐黄迹已陈,磨穿铁砚暗伤神。

功名有分三生定,时事如棋一局新。

五度秋风曾老我,二分明月正怀人。

瀛东多少观光客,桂籍留题话宿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吊郑成功

已从金厦据双门,还要骑鲸到七鲲。

能使红毛归故物,敢将赤手抗中原。

英风飒爽飞鸾岛,旧雨凄凉梦蝶园。

三百年来明养士,如君才算报君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太平岩在鹭门之东相传为先世延平郡王读书处外镌有石笑两字书此志感

石不能言笑口开,读书深处有莓苔。

草鸡莫问当年事,鲲海骑鲸去不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秋雁用王渔洋秋柳原韵

江干红树不禁霜,秋满长空水满塘。

似尔寒声来荻渚,有人乡思起车箱。

关临塞漠屯刘沔,池筑睢阳忆孝王。

孤馆酒醒天欲暮,斜阳衰草度閒坊。

平沙秋雨冷毛衣,粒食依人早识非。

缥缈晴空排字起,迢遥绝塞寄书稀。

孤城戍角临风泪,落木寒江背雪飞。

枨触弟兄分别后,天涯只影永睽违。

沙眠水宿总相怜,极目平芜下乱烟。

衡浦声沉云漠漠,潇湘愁入雨绵绵。

雪痕印后成千里,霜信衔来又一年。

多少江楼征妇泪,西风落日盼穷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