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行

来时风,去时雨,萧萧飒飒春江浦。

欹欹侧侧海门帆,轧轧哑哑洞庭橹。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翻译

来时刮着风,离去时下着雨,春风江边作响声萧瑟。
海门前帆船歪斜摇摆,洞庭湖上桨声吱呀作响。

注释

来时风:指到来的时候伴随有风。
去时雨:离开的时候正下着雨。
萧萧飒飒:形容风声或雨声等。
春江浦:春天的江边,浦指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方。
欹欹侧侧:形容船只不稳的样子,欹欹指倾斜。
海门帆:海门前的帆船,海门指江河入海处。
轧轧哑哑:象声词,形容划船或橹的声音。
洞庭橹:洞庭湖上的橹,橹是安装在船边的划水工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水上行舟图景,通过对风雨声响的细腻刻画,展现了江上的春日情景以及舟行过程中的自然环境和声音效果。

"来时风,去时雨,萧萧飒飒春江浦。" 这四句诗中,“来时风”与“去时雨”生动地表现了天气的多变,以及时间流转带来的自然现象变化。“萧萧飒飒”用来形容春日江边草木随风摇曳的声音,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欹欹侧侧海门帆,轧轧哑哑洞庭橹。" 接下来的四句则聚焦于水上交通工具的动态与声音。“欹欹侧侧”形容帆船在风中摇摆不定的状态,而“轧轧哑哑”则是划桨入水时的声音,通过这些细节描写,读者仿佛能听见水波声和舟行声响。

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悠长,通过对自然声音的捕捉和再现,不仅展现了当时的生活景象,也传达了一种随遇而安的情怀。

收录诗词(302)

吴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 字:子华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850

相关古诗词

西陵夜居

寒潮落远汀,暝色入柴扃。

漏永沈沈静,灯孤的的清。

林风移宿鸟,池雨定流萤。

尽夜成愁绝,啼蛩莫近庭。

形式: 五言律诗

李周弹筝歌

古人云:丝不如竹,竹不如肉。

乃知此语未必然,李周弹筝听不足。

闻君七岁八岁时,五音六律皆生知。

就中十三弦最妙,应宫出入年方少。

青骢惯走长楸日,几度承恩蒙急召。

一字雁行斜御筵,锵金戛羽凌非烟。

始似五更残月里,凄凄切切清露蝉。

又如石罅堆叶下,泠泠沥沥苍崖泉。

鸿门玉斗初向地,织女金梭飞上天。

有时上苑繁花发,有时太液秋波阔。

当头独坐摐一声,满座好风生拂拂。

天颜开,圣心悦。

紫金白珠沾赐物,出来无暇更还家。

且上青楼醉明月,年将六十艺转精。

自写梨园新曲声,近来一事还惆怅。

故里春荒烟草平,供奉供奉且听语。

自昔兴衰看乐府,秪如伊州与梁州。

尽是太平时歌舞,旦夕君王继此声,不要停弦泪如雨。

形式: 古风

杏花

春物竞相妒,杏花应最娇。

红轻欲愁杀,粉薄似啼销。

愿作南华蝶,翩翩绕此条。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谷口寓居偶题

涔涔病骨怯朝天,谷口归来取性眠。

峭壁削成开画障,急溪飞下咽繁弦。

不能尘土争闲事,且放形神学散仙。

已熟前峰采芝径,更于何处养残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