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州漕宇八景(其三)桐轩

幽轩处清奥,前有双桐起。

婆娑势初合,修耸意未已。

叶分竹岩路,根渍石沼水。

秋声动素琴,晓影覆斋几。

主人相对乐,性静穷物理。

纯音藏未兆,孤干直不倚。

安得千仞禽,来哉共栖止。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幽雅清静的桐轩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桐轩周围环境的清幽与静谧。首句“幽轩处清奥”便奠定了全诗的基调,将读者引入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接着,“前有双桐起”点明了桐轩的特色,两株高大的梧桐树矗立于前,为整个场景增添了生机与庄重。

“婆娑势初合,修耸意未已”两句,通过动态与静态的对比,展现了梧桐树的姿态之美。婆娑之势,生动地描绘了梧桐树随风摇曳的情态;而“修耸意未已”,则突出了梧桐树高耸入云的气势,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故事。

“叶分竹岩路,根渍石沼水”进一步渲染了桐轩周围的自然景观。梧桐叶与竹林交织,形成一条隐秘的小径;而深埋于石沼之下的根系,则是梧桐生命力的象征,展示了其坚韧不拔的品质。

“秋声动素琴,晓影覆斋几”则将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秋风吹过,仿佛触动了远处的素琴,发出悠扬的旋律;晨光洒落,梧桐的影子覆盖在书房的桌几之上,增添了几分文人雅趣。

最后,“主人相对乐,性静穷物理”表达了主人对这种环境的喜爱与欣赏,他们在这里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平和,深入探索着自然与宇宙的奥秘。“纯音藏未兆,孤干直不倚”则赞美了梧桐树的纯净之声与独立不倚的品格,暗示了主人追求的精神境界。

“安得千仞禽,来哉共栖止”表达了诗人希望有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能来到这里,共同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体现了对友情与和谐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桐轩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274)

冯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利州漕宇八景(其四)柏轩

昔时柏未栽,榜杏为轩名。

柏今已可爱,题柏轩始清。

贤者安厥居,中怀渺无营。

日来对柏坐,心适眼自明。

草经谢今说,寄意遗俗声。

落落守岁寒,常恐为柏轻。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利州漕宇八景(其五)竹轩

翠筠清人心,愈少愈可爱。

风骚静中得,一室处以泰。

北轩隐吟几,复与此君对。

泯默追古意,萧森散秋籁。

淡薄世鲜味,俛仰谁与会。

七贤非吾徒,心犹有名在。

形式: 古风

利州漕宇八景(其六)山斋

层层梯巉岩,步步出杳茫。

何人破峰臆,碧瓦临疏篁。

聊休邈回睇,人物分毫芒。

惟见台府雄,三轩郁相望。

不知身从来,但觉凌空翔。

穷高自兹始,宝峰磨苍苍。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利州漕宇八景(其七)閒宴亭

彻顶造閒宴,据栏俯山斋。

轩窗蔽修竹,磴道悬苍崖。

登临快双目,应接烦虚怀。

群峰病拥阏,次第随天开。

物色无定姿,变化纷难裁。

高吟绝俦侣,但携清樽偕。

物理醉可一,逍遥付齐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