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梁桥泛舟至昆明湖之作(其一)

长河舟进趁晨凉,两岸蝉声樾霭苍。

望雨畏熇消半月,湖光今日作秋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清晨在高梁桥泛舟至昆明湖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动与变化。

首句“长河舟进趁晨凉”,描绘了船只在清晨的凉爽中缓缓前行于长河之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凉的氛围。晨凉不仅为舟行提供了舒适条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变化。

次句“两岸蝉声樾霭苍”,通过“蝉声”和“樾霭苍”两个意象,生动地展现了夏日的生机与活力。蝉鸣是夏季特有的声音,象征着生命的热烈与不息;“樾霭苍”则描绘了树木浓密、雾气缭绕的景象,给人一种深邃而幽静的感觉。这两者结合,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

第三句“望雨畏熇消半月”,表达了诗人对雨水的期待。连续半个月的炎热天气让人心生忧虑,期盼一场及时雨来缓解酷热。这句诗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感和对生活实际的关注。

最后一句“湖光今日作秋光”,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通过观察湖面的变化,从夏日的景象中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息。这一转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情感的微妙变化——从对炎热的厌倦到对清新秋色的向往。这种由表及里的情感转换,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的深度和生活的哲思。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不仅展现了夏日高梁桥至昆明湖沿途的自然风光,还蕴含了诗人对季节变换、自然现象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高梁桥泛舟至昆明湖之作(其二)

早田可卜收无碍,晚种惟期过半收。

失望生愁过望喜,人情那得免随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高梁桥泛舟至昆明湖之作(其三)

未踰五日畏炎官,破晓河风又怯寒。

不与惟时过去易,无恒者意测来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赐钱陈群归里时陈群有反谷之疾诗以宽其意

三尸素所灭,二竖胡为作。

予告遂颐和,还乡谚如约。

陛辞意恳款,请诗应允诺。

怜汝身日羸,壮汝神犹铄。

达生有至论,庸医无大药。

辟谷方赤松,先难后原乐。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泛月

四时秋月佳,孤负诚可惜。

凉雨已驱炎,晚田略被泽。

明蟾如有约,繄我素莫逆。

容与浮轻舟,荡漾镜光碧。

云容欲就閒,蛩音不待夕。

代谢讵少假,瞥过思何益。

形式: 古风 押[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