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景.浙江花木深

游子江南老,美人浙水阴。

风光何冉冉,花木自深深。

蘋渚藏妃怨,兰皋寄屈吟。

飘香迷去路,种子约青林。

远浦归帆兴,芳洲来暮心。

天寒人倚竹,目断去鸿沈。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景,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深刻的寓意。

首先,“游子江南老,美人浙水阴。”这两句以游子和美人为象征,表达了对远方和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怀念。游子在江南的老去,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而美人隐于浙水之阴,则是美好事物难以触及的隐喻。

接着,“风光何冉冉,花木自深深。”春风拂面,万物复苏,风光无限好,花木茂盛,生机勃勃。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界的景象赋予了生命力,展现了春天的活力与美丽。

“蘋渚藏妃怨,兰皋寄屈吟。”蘋渚和兰皋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情感世界。蘋渚藏妃怨,可能是指古代妃子的哀怨之情被隐藏在蘋渚之中;兰皋寄屈吟,则可能是屈原的忧国忧民之情寄托在兰皋之上。这两句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深度。

“飘香迷去路,种子约青林。”飘香的花朵让人迷失方向,种子在青林中孕育生长,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延续。这里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远浦归帆兴,芳洲来暮心。”远浦上的归帆引发了诗人内心的激动,芳洲的傍晚则触动了他深深的思绪。这两句通过具体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和未来的憧憬以及对当下时光的珍惜。

最后,“天寒人倚竹,目断去鸿沉。”天寒之际,人倚靠在竹子上,目光望向远方,却只见飞鸿渐行渐远,消失在天际。这句诗以寒天、竹子、飞鸿为意象,表达了诗人面对离别与孤独时的无奈与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江南春景的细腻描绘,融入了丰富的情感与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生命和时间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563)

刘辰翁(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字:会孟
  •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 生卒年:1233.2.4—1297.2.12

相关古诗词

春景(其一)孤舟乱春华

天地孤舟客,东风是处家。

偶然乘兴远,不拟乱春华。

牢落无茶具,飘零自钓槎。

误将青箬笠,撑入碧桃花。

路断云相觅,溪深柳又斜。

忽闻鸡犬近,随处有桑麻。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春景(其二)孤舟乱春华

罨画来兼往,孤舟自若耶。

悠悠信溪路,籍籍乱春华。

今古三高客,乾坤一叶家。

泛桃冲雨过,穿柳带烟斜。

下水随飞燕,移梢为惜花。

日斜归兴急,恐或见胡麻。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春景(其三)孤舟乱春华

晴日孤舟好,溪流带岸斜。

浮游忘世虑,烂熳乱春华。

朝共渔穿港,暮随鸥宿沙。

却知桃有路,惟见柳无涯。

蓑舞村村酒,罾歌处处花。

群仙惊再见,留宿武陵家。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春景(其四)孤舟乱春华

有客孤舟里,风平日又嘉。

未须怜岁晚,从此乱春华。

自扣舷三版,相将水一涯。

前村随柳色,昨夜宿桃花。

鸥浴波翻锦,渔歌影入霞。

江头稠杏暗,子美四娘家。

形式: 排律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