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吟

凝华转寒姿,芳菲已盈瞩。

朝蔼承明望,夕送宜春目。

双阙递瑶光,连山隐平陆。

因风高下起,入牖联翩续。

琴奏俪幽兰,歌声杳黄竹。

迷陇饥兔奔,点树宫鸦宿。

已便高士卧,颇映幽人读。

阳春如有情,徘徊恋终曲。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白雪吟》由明代诗人区大相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日雪景的壮美与静谧,以及其对人心灵的触动。

首句“凝华转寒姿”,以“凝华”形容雪花的凝聚与形态,暗示冬日的寒冷与静寂。接着“芳菲已盈瞩”,虽是冬日,但诗人眼中却满是生机与希望,展现出一种超脱于季节限制的乐观态度。

“朝蔼承明望,夕送宜春目。”朝霞映照在雪地上,仿佛迎接光明;夕阳则为雪景添上一抹温暖的色彩,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这两句巧妙地将时间与自然景象相连,营造出一种时光流转、万物更迭的意境。

“双阙递瑶光,连山隐平陆。”双阙象征着权力与秩序,瑶光则代表了纯洁与高贵,两者交织在一起,既展现了冬日雪景的庄严,也寓意着社会的和谐与美好。而“连山隐平陆”则描绘了远处山峦与平原在雪覆盖下的朦胧之美,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因风高下起,入牖联翩续。”随着风的吹拂,雪花飘落,不仅落在地面,也进入室内,与人相伴。这不仅是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诗人情感的寄托,表达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琴奏俪幽兰,歌声杳黄竹。”幽兰与黄竹作为古代文人喜爱的植物,象征着高洁与坚韧。在这里,它们被赋予了音乐的元素,琴声与歌声交织,营造出一种雅致而深沉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迷陇饥兔奔,点树宫鸦宿。”饥兔在雪地中奔跑,宫鸦栖息于树梢,这些生动的场景描绘了冬日的宁静与生机,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循环与适应。

“已便高士卧,颇映幽人读。”高士与幽人分别代表了隐逸与学问,他们在这雪景中或休息、或读书,体现了对自然与知识的追求与享受。

最后,“阳春如有情,徘徊恋终曲。”阳春象征着温暖与生机,诗人想象着春日的来临,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同时也流露出对当前冬日美景的不舍与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冬日雪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的融合,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1563)

区大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新春自述

芳郊绿未满,御河泉已新。

乔木变初鸟,轻澌戏早鳞。

游冶逐芳辰,车马驰要津。

通城罗第宅,夹道列华裀。

我本穷乡士,远游谢亲宾。

谬随金闺彦,三见燕草春。

所惭尺寸朽,雨露负皇仁。

丹铅理薄技,青云思致身。

耻学繁华子,争妍桃李尘。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君子有所思行

晨出蓟北门,顾望黄金台。

高台亘层云,照耀五城开。

骏骨没已久,昭王安在哉。

驱马往从之,中涓难为偕。

台下谁家子,骎骎逝龙媒。

金鞭摇白日,玉蹄起红埃。

踯躅霸图尽,驱驰王运回。

怀思不能去,日夕悲风来。

形式: 古风

和刘玄子白发篇

白日忽西匿,寒飙号北林。

闻君白发叹,使我涕横襟。

昨日鬒如云,飞蓬今始临。

自匪乔松质,晚暮谁能禁。

红颜弃我去,素鬓来相寻。

岂缘积损至,无乃多愁侵。

拔去还复延,染之不得黔。

居常羞览镜,入朝愧华簪。

老马怀长路,烈士悲壮心。

毋以桃李姿,薄彼桑榆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感昔篇答友人

昔年十四五,意气无与比。

富贵不关心,功名何物是。

经过紫陌场,被服纨与绮。

清阳既婉如,侠烈性复尔。

阳春二三月,游戏出都市。

臂鹰草泽中,调马垂杨里。

黄金结壮士,白璧投媚子。

行乐苦不足,明岁复如是。

二十始学书,三冬足文史。

来观上国光,幸免下流耻。

被酒干人事,赋诗良自喜。

未觉世途艰,安见流光驶。

蹉跎及兹辰,弱龄逼强仕。

心长发奈短,素丝渐垂耳。

览镜非旧容,逢人羞问齿。

芳时不再至,壮心讵能已。

明当携少年,射猎西山址。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