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欸乃一声山水绿

何人蓑笠隐潇湘,兴发歌来水荇香。

清入白云猿欲断,疏传红蓼雁分行。

烟波共老酬江月,姓字无闻指石梁。

别调不须尘世和,乱峰横翠碧流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山水画卷。诗人以“何人蓑笠隐潇湘”开篇,巧妙地引入了渔翁的形象,隐于潇湘之水,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隐逸氛围。接着,“兴发歌来水荇香”一句,通过歌声与水中的荇菜散发的香气,进一步渲染了这份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清入白云猿欲断,疏传红蓼雁分行”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清澈的山泉与白云相映成趣,猿猴似乎被这清音所吸引,欲断其声;同时,远处的红蓼与雁群形成有序的行列,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秩序。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景,也蕴含了听觉的感受,使读者仿佛能听到流水潺潺,感受到山林间的宁静与和谐。

“烟波共老酬江月,姓字无闻指石梁”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深敬仰与向往,即使在无人知晓的石桥上,也能与江月共老,体现了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

最后,“别调不须尘世和,乱峰横翠碧流长”两句,诗人以“别调”自喻,表示自己不需与尘世同流合污,而是选择在自然中寻找自己的声音。乱峰横翠,碧流长,既是景物的描写,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射,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心系自然的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是一首充满哲思与艺术美感的作品。

收录诗词(352)

戴梓(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冬至后二日送杨西侯入关步韵

苦口留君留不住,任君归去自生悲。

目穷秦筑寒无泪,肤裂辽天痛有诗。

青海月孤鞭匹马,黄沙风急锁双眉。

歌残别后三千路,回首应思塞上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梅花书屋

读书自觉日容与,况有琼瑶护僻居。

清气涨天香漠漠,澹烟笼月影疏疏。

湘尘绝径琴音静,晴雪迷空鹤步虚。

何幸置身还太璞,懒将白发向檐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结筏吟

良辰动奇情,结筏泛渟潦。

藜杖以代篙,禾锄以代棹。

离岸就清深,浮沈引欢笑。

轻风无乱吹,明月有私照。

宛若在江湖,高城学山抱。

树头栖鸟惊,水面歌声造。

形式: 古风

题画赠人

渺渺江帆映远花,花间新筑野人家。

翠屏匝地乱峰出,白练浮天秋水斜。

索句扶筇桥缓步,遣怀携瓮酒频赊。

羡君得遂岩栖乐,变幻閒看早暮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