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石鼎声中朝暮,纸窗影下寒温。
踰年不与庙祭,敢云孝子慈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画面。诗人通过"石鼎声中朝暮",展现了自己在石制炊具的烹煮声中度过一天,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都伴随着这种生活节奏。"纸窗影下寒温"则暗示了诗人生活的简朴和对季节变化的敏感,透过纸窗,感受到室内的温度变化,反映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踰年不与庙祭"表达了诗人长时间未能参与家族的宗庙祭祀活动,这在古代社会中是尽孝的重要表现。"敢云孝子慈孙"则是诗人自谦之语,他不敢自称是孝顺的子孙,流露出一种谦逊和对家族责任的深深挂念。
整首诗以日常生活细节入诗,寓含了诗人对传统家庭伦理的坚守和自我反省,体现了宋代士人的道德修养和生活哲学。
不详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李核垂腰祝饐,粽丝系臂扶羸。
节物竞随乡俗,老翁閒伴儿嬉。
舒惨常随天气,关心窗暗窗明。
日晏扶头未起,唤人先问阴晴。
煮汤听成万籁,添被知是五更。
陆续满城钟动,须臾后巷鸡鸣。
帘额绣波荡漾,烛盘红泪阑干。
梦里五更风急,愁边一半春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