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其三)

西风吹鬓冷萧疏,宦况无多客影孤。

海燕知时辞旧垒,塞鸿趁暖就新芦。

渴怀甫里烹茶灶,醒爱高阳醉酒徒。

百尺高楼千里眼,岸连萧艾水沉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秋兴(其三)》由明代诗人丘浚所作,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西风吹鬓冷萧疏”以西风起兴,点明季节转换,同时借西风之冷和鬓发之疏,暗示诗人年华老去的感伤。接下来“宦况无多客影孤”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不满与孤独感,宦海浮沉,形单影只。

“海燕知时辞旧垒,塞鸿趁暖就新芦”运用对比手法,海燕在秋天迁徙,辞别旧巢,象征着自然界的规律与变化;而塞鸿则顺应气候,寻找温暖之地,展现了一种顺应自然的生活智慧。这两句通过动物的行为,隐喻了人在社会中的生存策略与适应环境的能力。

“渴怀甫里烹茶灶,醒爱高阳醉酒徒”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独白。甫里,即今江苏吴县的甫里镇,是文人雅士常游之地,这里烹茶煮茗,体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而“醒爱高阳醉酒徒”,则表达了诗人对放纵生活的一种欣赏,或许是在借酒浇愁,寻求心灵的解脱。

最后,“百尺高楼千里眼,岸连萧艾水沉菰”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秋日图景。百尺高楼,象征着视野的开阔与远大的理想;千里眼,则寓意着洞察世事的敏锐。岸边的萧艾与水中的沉菰,虽是寻常之物,却在诗人的笔下展现出独特的生命力与美感,仿佛在诉说着自然界的坚韧与不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社会的独到见解与感悟。在字里行间,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有对生活态度的反思,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272)

丘浚(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学家、史学家、经济学家和文学家,海南四大才子之一。玉峰、,琼州琼台(今属海南)人。景泰五年进士,历官经筵讲官、侍讲、侍讲学士、翰林学士、国子临祭酒、礼部侍郎、尚书、纂修《宪宗实录》总裁官、文渊阁大学士、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等职。学问渊博,熟悉当代掌故,晚年右眼失明仍披览不辍,研究领域涉政治、经济、文学、医学等,著述甚丰,同海瑞合称为“海南双壁”

  • 字:仲深
  • 号:深庵
  • 籍贯:别号海山老
  • 生卒年:1418~1495

相关古诗词

秋兴(其四)

晓色苍凉日色新,小窗睡起鸟声频。

千秋萧瑟三秋景,九陌纷纭万井尘。

云气乍生犹淡淡,波光将动渐粼粼。

都门共怅多离别,谁是临岐赠策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秋兴(其五)

六街晴色散秋光,一片浮云接大荒。

塞雁随旸如有约,岭猿叫月巳无肠。

褰裳花下愁沾露,散步林间怕履霜。

此日不妨多酌我,壶中广大醉乡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秋兴(其六)

风扫长空积雨晴,短槐疏柳乱蝉鸣。

沙头鸥鸟寻常去,江上蘼芜日夜生。

嘉树有蹊荒藓合,好山无数断云横。

却怀九曲餐霞客,独抱寒蟾溯紫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秋兴(其七)

秋风秋雨夜凄其,凭几沉吟有所思。

惊鸟故投曾宿处,开花还是巳残枝。

喜看淡月穿云出,静数游丝堕地迟。

万里乡心千古意,兴来聊诵少陵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