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秋兴(其三)》由明代诗人丘浚所作,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西风吹鬓冷萧疏”以西风起兴,点明季节转换,同时借西风之冷和鬓发之疏,暗示诗人年华老去的感伤。接下来“宦况无多客影孤”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不满与孤独感,宦海浮沉,形单影只。
“海燕知时辞旧垒,塞鸿趁暖就新芦”运用对比手法,海燕在秋天迁徙,辞别旧巢,象征着自然界的规律与变化;而塞鸿则顺应气候,寻找温暖之地,展现了一种顺应自然的生活智慧。这两句通过动物的行为,隐喻了人在社会中的生存策略与适应环境的能力。
“渴怀甫里烹茶灶,醒爱高阳醉酒徒”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独白。甫里,即今江苏吴县的甫里镇,是文人雅士常游之地,这里烹茶煮茗,体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而“醒爱高阳醉酒徒”,则表达了诗人对放纵生活的一种欣赏,或许是在借酒浇愁,寻求心灵的解脱。
最后,“百尺高楼千里眼,岸连萧艾水沉菰”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秋日图景。百尺高楼,象征着视野的开阔与远大的理想;千里眼,则寓意着洞察世事的敏锐。岸边的萧艾与水中的沉菰,虽是寻常之物,却在诗人的笔下展现出独特的生命力与美感,仿佛在诉说着自然界的坚韧与不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社会的独到见解与感悟。在字里行间,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有对生活态度的反思,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