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句诗出自《课儿联》系列中的第九百二十八联,由晚清至近现代初的诗人梁鼎芬所作。诗中“南越呼鸾道”与“西湖放鹤亭”描绘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场景,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着深远的文化意蕴。
“南越呼鸾道”,“南越”指的是古代中国的南方地区,这里借指南方的美丽山水或某种理想化的境地。“呼鸾”则源自道教传说中的“鸾鸟”,常被视作吉祥之物,象征着高洁、灵性与美好的事物。此句通过“呼鸾”这一动作,赋予了南方山水以生命与活力,仿佛那些美丽的景致正召唤着仙禽降临,充满了神秘与浪漫色彩。
“西湖放鹤亭”,“西湖”是中国杭州的一处著名风景区,以其秀美的湖光山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遐迩。“放鹤亭”则是西湖边一处著名的景点,相传为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所建,供人观赏湖上之鹤,寓意着自由与超脱。此句通过“放鹤”这一行为,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由、超脱生活境界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两句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美好,更蕴含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与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