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天与清香台

芳园矗层台,宛在江之曲。

何年植琼树,粲粲纷在目。

美人芙蓉裳,超遥处空谷。

时登月中观,玩此枝上玉。

幽芳忽吹来,妙契心自足。

维皇岂虚畀,真意盖有属。

夜阑耿无眠,霜霰天地肃。

寥寥翠禽语,葱昽晓光旭。

形式: 古风

翻译

繁花盛开的园林中高耸着层层楼台,仿佛隐藏在江湾的拐角。
不知哪一年在这里种植了珍贵的琼树枝,光彩夺目,映入眼帘。
美丽的女子穿着芙蓉色的衣裳,独自站在遥远的山谷之中。
她时常在月光下欣赏枝头的玉般花朵。
清幽的芬芳忽然飘来,心灵得到了奇妙的契合,感到满足。
这难道是天帝特意赐予的美景?其中深意,想必有所归属。
深夜难眠,寒霜冷雪笼罩天地,显得格外寂静。
偶尔传来几声翠鸟的鸣叫,晨曦微明,阳光初照。

注释

芳园:花园。
矗:矗立。
层台:多层楼台。
宛在:仿佛在。
江之曲:江湾。
何年:哪一年。
琼树:珍贵的树木。
粲粲:鲜明的样子。
纷在目:映入眼帘。
美人:美女。
芙蓉裳:芙蓉色的衣裳。
超遥:遥远。
空谷:山谷。
月中观:月光下观赏。
玩:欣赏。
幽芳:清幽的香气。
妙契:奇妙的契合。
维皇:天帝。
虚畀:随意给予。
真意:深层含义。
属:归属。
夜阑:深夜。
耿无眠:难以入睡。
霜霰:霜雪。
肃:肃穆。
寥寥:稀疏。
翠禽:翠鸟。
葱昽:朦胧。
晓光旭:晨曦的阳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清香台"的园林,矗立在江湾的拐角处,显得格外雅致。诗人想象着台上的琼树枝繁叶茂,如同明珠般璀璨夺目。美人穿着如芙蓉般的华裳,仿佛在遥远的山谷中独自飘逸。诗人时常在月夜登台,欣赏枝头的玉质花朵,感到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诗人认为这美景并非偶然所赐,而是上天有意为之,寄托了某种真意。深夜里,诗人难以入眠,感受着霜雪带来的寂静和天地的庄重。清晨,只有稀疏的鸟鸣声和微弱的曙光,增添了宁静的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叹以及对美好事物背后深层意义的探寻,展现了宋末元初文人墨客的审美情趣和哲思。

收录诗词(132)

陈深(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二五九年至一三二九年]字子微。约生于宋理宗开庆中,卒于元文宗天膳二年以后,年在七十一岁以上。宋亡年,才弱冠笃志古举,闭门着书,元天历间奎章阁臣,以能书荐潜匿不出。所居曰宁极斋,亦曰清泉,因以为号。深著有诗一卷,《四库总目》又有读易编,读诗编,读春秋编等书

  • 籍贯:平江

相关古诗词

曹叔时见过索饯篇

泄云蒙朝日,微雨沾庭除。

幽人掩关卧,门外无来车。

曹子别经岁,枉道过我庐。

谓余抱文艺,胡为守乡闾。

余曰匪高尚,褊性涉世疏。

上奉白发亲,馀暇读我书。

岂如叔时甫,妙年美名誉。

词华烂絺绣,问学滋新畬。

奉子一卮酒,聊为谭斯须。

威凤翔高阁,逸骥腾云衢。

及时树远业,临事毋踟蹰。

形式: 古风

简秦章甫

楚楚洛阳生,清介常寡与。

宦游江之南,移家寄吴渚。

辛勤奉旨甘,言动无过举。

阳春万物新,霈泽均施普。

乘风方高翔,摧翅堕网罟。

飞文中善类,横逆夫孰禦。

白日照丹心,皦皦中自许。

有能辨冶长,终然脱石父。

操存谅深固,夷险咸善处。

涉难知弥明,履变德益聚。

静探元化心,忧患真玉汝。

形式: 古风

慰陆子顺丧偶

岁晏登禹陵,山水清游纵。

回舻舣西湖,埙篪谐伯仲。

旅窗灯焰青,炊臼感幽梦。

绝弦闻遗声,据藜发哀恸。

重怜游子情,惧乏尊章奉。

凄风动虚幌,斜月照飞栋。

芳胶解钿朵,流尘昏翠凤。

荀香怅未歇,潘诗应屡讽。

孤兽骇哀鸣,离禽感幽哢。

蒙庄亦何人,傲倪自惊众。

遗情信良难,至理堪折衷。

形式: 古风

题山水扇(其一)

青山绿树蔽层楼,应有高人隐一丘。

客子门前过何急,古今行役未曾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