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头吟

万里奔驰陇头水,日夜呜呜乱人耳。

黄沙白草两茫茫,怕听水声愁欲死。

一从结发戍凉州,铁甲磨穿已秃头。

儿孙养得谙胡语,不如陇水解东流。

几度临流磨剑首,水浊谁怜刃伤手。

何当乘隙奏肤功,笑取侯章大于斗。

肯学李陵生服降,甘饮陇水臣他方。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明代朱诚泳的《陇头吟》描绘了边疆士兵艰辛的生活和壮志未酬的无奈。首句“万里奔驰陇头水”,展现了士兵在辽阔边疆长途跋涉,耳边只有水声不断,显得孤独而嘈杂。“日夜呜呜乱人耳”进一步强化了这种不安的情绪。接下来,“黄沙白草两茫茫”渲染了荒凉的环境,而“怕听水声愁欲死”则表达了对家乡和未来的深深忧虑。

诗人以个人经历为线索,讲述自己自少年起就在凉州戍守,铁甲磨穿,头发也因劳累而变白。“儿孙养得谙胡语”暗示了与异族的长期接触,但即使如此,他仍然认为还不如让陇水向东流去,表达出他对回归故乡的渴望。

“几度临流磨剑首”描绘了诗人无数次对着流水砺剑,期待着能建功立业。“水浊谁怜刃伤手”则揭示了战斗的残酷和个人付出的代价。最后两句“何当乘隙奏肤功,笑取侯章大于斗”表达了诗人期盼着能抓住机会建功立业,超越平凡,甚至以侯爵之位来衡量自己的成就。

然而,诗人并未选择像李陵那样向敌人投降,而是宁愿坚守边疆,甘愿饮尽陇水,成为他乡之臣。“肯学李陵生服降,甘饮陇水臣他方”体现了他的忠诚和坚韧,以及对国家的忠诚坚守。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边疆士兵的英勇与无奈,以及他们对家国的深深眷恋。

收录诗词(1301)

朱诚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上皇三台

沈沈漏几更,辗转不胜情。

南内凄凉处,梧桐夜雨声。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庚]韵

杨白花

杨白花,随风无定止。

飘然一去太无情,飞度江南几千里。

可怜落水化浮萍,浮萍无复随风起。

宫中美人连臂歌,此情不断如春水。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纸]韵

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永久无休期。

马生角,慈乌头白。天柱折,地维缺,华岳兀。

天地无日月,乃敢与君绝。

形式: 乐府曲辞

春词(其四)

海棠枝上鹊声乾,罗幕重重护晓寒。

初日半林珠露重,脆红无数压阑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