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时

白尽阮生眼,閒看此市朝。

窟三真善凿,网四竟何逃。

骑虎终遭噬,低棋不自饶。

苏张虽有舌,难解九原嘲。

形式: 五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感时》由清代诗人李寄所作,通过深邃的思考和对世事的洞察,表达了对人生、社会以及历史的深刻反思。

首联“白尽阮生眼,闲看此市朝”,以阮籍的典故开篇,阮籍因不满现实而饮酒放歌,这里借阮籍之眼,表达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淡然态度,仿佛在旁观一切,却也暗含着对现实的无奈与感慨。

颔联“窟三真善凿,网四竟何逃”,运用比喻手法,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比作深不可测的窟窿和无处不在的网,暗示了人们在社会中难以逃脱的束缚与困境,无论是智者还是愚者,都难以完全避其影响。

颈联“骑虎终遭噬,低棋不自饶”,进一步深化了对人性与命运的探讨。骑虎喻指追求权力或高位,最终却可能遭遇失败或危险;低棋则暗示即使在看似简单的选择中,人也难以避免自我伤害。这两句诗反映了人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个人在面对命运时的无力感。

尾联“苏张虽有舌,难解九原嘲”,引用战国时期著名的辩士苏秦和张仪的故事,他们以口才著称,但即便如此高超的辩术也无法改变历史的评价。这里借以表达,无论个人如何努力,历史的评价和命运的安排往往难以逆转,暗示了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深沉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具体形象的描绘和隐喻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和历史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个体命运与历史进程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

收录诗词(232)

李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拾松果

抛却倦时书,閒将筋骨舒。

嫩菇寻雨后,枯果拾风馀。

喜作僧陪客,嫌为山蠹鱼。

黄花兼摘尽,方法拌青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口占

半山樵语杂禽语,一径松阴连竹阴。

涧上老僧閒白话,窗前幽客细清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长日倦甚因书所见

与僧为眷属,最好是清斋。

白煮松花蕈,青烧□落柴。

摊书长日盹,念佛一堂俳。

村极诸男子,兹辰恶我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佳]韵

呈敬寺某大师二首(其一)

稻畦忽秀一枝莲,此刹重开岂偶然。

吹盏幡风心不动,落残花雨法无边。

黄昏也肯烧猪待,白日能容醉酒眠。

我是如来门外汉,不须参我赵州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