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凤凰台上忆吹箫·秋夜怀姊》由清代诗人邵笠所作,描绘了秋夜中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开篇“桂院香残,松窗月冷,孤鸿呖乱楼头”,以桂香消散、松窗月色清冷、孤雁鸣叫的景象,渲染出一种凄清寂寥的氛围,为全词奠定了哀婉的基调。梧桐落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叶叶惊秋,不仅写出了秋意的浓重,也暗示了离别的伤感。
“几阵轻风暗度,窗儿外、细戛帘钩”一句,通过轻风的细微动作,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静谧,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波动。随后,“听砧声,随风断续,惹起闲愁”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砧声是古代妇女捣衣的声音,常与思妇、离别相联系,此处借以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悠悠。玉人别后,又三秋去也,谁与绸缪”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玉人指的是远方的亲人,三秋即三年,表达了长时间的分离之苦。紧接着,“对孤灯兀坐,冷落香篝”描绘了主人公独处的孤独场景,香篝的冷落更是加重了这份孤独感。
“画阁深沉独自,镇日里、挨尽清幽”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寂静与主人公内心的寂寞,每日都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无尽的清幽中蕴含着深深的无奈与孤独。
最后,“无聊赖,且凭绿绮,一曲凉州”以弹奏乐器绿绮,演唱凉州曲的方式,试图在音乐中寻求慰藉,但终究无法摆脱内心的忧愁。绿绮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名琴,凉州曲则是古代流行于凉州地区的乐曲,两者结合,既表现了主人公的才情,也寄托了其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景物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在孤独夜晚中的内心挣扎与自我慰藉,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