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临桂七星岩(其一)

早饭行春临桂东,野花榕叶色交红。

七星岩曲篝灯入,百转峰回觅径通。

石溜滴馀成物象,古潭深处映层穹。

却归为恐衣沾湿,洞口云生似雨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春天早晨游览桂林七星岩的所见所感。开篇“早饭行春临桂东”,点明了时间与地点,春日清晨,诗人步入桂林东部的自然美景之中。接着“野花榕叶色交红”一句,以色彩对比渲染出生机勃勃的春意,野花与榕叶的红绿交织,构成一幅生动的春景图。

“七星岩曲篝灯入,百转峰回觅径通”两句,通过曲折的岩洞和蜿蜒的山路,展现了七星岩的神秘与险峻,同时也暗示了探索自然之美的艰难与乐趣。诗人巧妙地运用“曲”、“百转”、“峰回”等词,不仅描绘了地理环境的复杂多变,也隐喻了人生的曲折与挑战。

“石溜滴馀成物象,古潭深处映层穹”则进一步展示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深邃。石溜滴落形成的自然形态,与深邃的古潭映照着天空的景象,共同构成了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奇观。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也蕴含了对大自然力量与和谐的赞美。

最后,“却归为恐衣沾湿,洞口云生似雨濛”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留恋与敬畏。在享受了大自然的馈赠后,诗人意识到自己可能因长时间停留而衣物被雨水打湿,但洞口升起的云雾仿佛细雨蒙蒙,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诗人情感的细腻表达。这一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尊重,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遗憾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将桂林七星岩的自然风光与诗人的内心感受完美融合,展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独特理解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387)

解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缙绅,、喜易,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

  • 字:大绅
  • 号:春雨
  • 籍贯:明朝吉水(今江西吉水)
  • 生卒年:1369年-1415年

相关古诗词

题临桂七星岩(其二)

就日门前春水生,伏波岩下钓船轻。

漓江倒影山如画,榕树交柯翠夹城。

村店日中鸡唱午,游人陌上酒携罂。

殊方异俗同熙皞,欲进讴歌合颂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题临桂七星岩(其三)

桂水东边度石桥,村民淳朴见渔樵。

丛祠歌吹迎神女,野庙蘋蘩祀帝尧。

附郭有山皆积石,仙岩无路不通霄。

日长衣绣观民俗,比户熙熙荷圣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谒周瑜庙(其一)

巴丘古县周郎庙,从祀甘黄共俨然。

三国已兴吴社稷,二乔同泣汉婵娟。

漳河碧草迷宫沼,皖水青林绕墓田。

盖世英雄瑜与亮,东风赤壁忆当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谒周瑜庙(其二)

都督峰高玉峡山,真君楼下水湾环。

周郎遗庙经千载,三国声名振百蛮。

绿暗丘园春树合,锦铺坛墠古苔斑。

祈灵几度椒浆奠,遥望神灵未易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