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徐州

远戍收宵柝,高风动雪车。

三年同旅雁,一饭厌河鱼。

赤叶寒林晓,黄茅野市虚。

昔时溪水上,日出卧深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周用的《至徐州》描绘了夜晚戍边士兵的艰辛生活和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首句“远戍收宵柝”写出了士兵们在遥远的边疆,直到深夜还在收起巡逻的梆子,显示出军营生活的紧张与纪律。次句“高风动雪车”则通过高风吹过积雪的场景,暗示了环境的严寒和行军的艰难。

“三年同旅雁”运用比喻,将长期在外征战的士兵比作南飞的大雁,表达了他们离家已久,如同大雁般孤独和漂泊。接下来,“一饭厌河鱼”则写出士兵们对日常饮食的厌倦,即使是黄河之鱼也无法提起他们的食欲,反映出生活的单调和艰苦。

“赤叶寒林晓”描绘的是清晨寒林中红色树叶的景色,虽然寒冷,但仍有生机,暗示着希望的存在。而“黄茅野市虚”则描绘了野外市场的荒凉,进一步强化了旅途的寂寥。

最后两句“昔时溪水上,日出卧深庐”回忆起往昔在溪水边的生活,那时还能在日出时分悠闲地躺在小屋中,与现在戍守边疆的艰辛形成鲜明对比,流露出诗人对过去平静生活的怀念和对当前处境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戍边士兵的艰辛生活,以及他们对家乡和往昔生活的深深怀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34)

周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沽酒

一春白发斗丝长,无奈春归唤酒尝。

日晒一林梅子熟,风吹满店柳花香。

汉江初泼葡萄绿,银海频浮琥珀光。

消得百年三万日,不妨还醉六千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簪花

老去风流敢自夸,开筵对客许簪花。

百年回首仍春色,三月于人且物华。

乘兴不须憎白发,闻歌犹复恋乌纱。

花前莫笑山翁醉,剩有青钱付酒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落花四首(其一)

几日繁花亦有姿,便教飞尽只空枝。

明年有约休孤我,昨夜无风欲怨谁。

蜂慰苦心甘办蜜,蚕羞衰鬓薄萦丝。

鹤林纵谓犹堪赏,携酒明朝已怕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落花四首(其二)

妆华倚艳欲无功,到处芳菲入眼空。

薄影萋迷聊借月,后时衰谢不缘风。

帘钩淡沲闻幽鸟,篆迹依稀见小虫。

清晓关情应不免,数枝惆怅杏园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