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悲怀(其一)

孤枕凄凉夜,空房坐到明。

刚柔知我性,委曲体人情。

后会期来世,佳期尽此生。

鼓盆难作达,肠断绕床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遣悲怀(其一)》由清代诗人王松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在孤独夜晚内心的挣扎与思考。

首句“孤枕凄凉夜”,开篇即点出主题,以“孤枕”二字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独自一人、形单影只的夜晚情境,营造出一种深深的孤独感。“凄凉夜”三字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冷清与氛围的沉重,为整首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接着,“空房坐到明”一句,将时间的跨度拉长,强调了主人公在空荡荡的房间中度过漫长一夜的状态。这一句不仅表现了空间的空旷,也暗示了心灵的空虚,以及对陪伴和温暖的渴望。

“刚柔知我性,委曲体人情”两句,揭示了主人公性格的复杂性和对他人情感的理解与适应能力。这里的“刚柔”指的是性格中的刚强与柔和,“委曲”则是指为了适应他人而做出的妥协与调整。这两句表达了主人公在面对孤独与情感需求时,既保持自我个性,又能够理解并适应他人的复杂情感世界。

“后会期来世,佳期尽此生”则表达了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与对当前生活的无奈接受。这两句中,“后会期来世”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希望在来世能与心爱之人重逢;而“佳期尽此生”则反映了对现实的无奈,意识到与爱人相聚的美好时光只能在这短暂的一生中实现。

最后,“鼓盆难作达,肠断绕床行”两句,以具体的行为动作进一步深化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其中,“鼓盆”可能是指古代丧葬仪式中的一种习俗,这里借以表达对失去亲人的哀悼之情;“难作达”则暗示了主人公难以释怀的悲伤与绝望;“肠断绕床行”则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主人公因思念之深而无法自抑,甚至在房间里来回踱步的情景,形象地展示了其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挣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主人公在孤独与思念中的内心世界,以及对未来的憧憬与对现实的无奈接受,深刻地表达了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孤独、思念、希望与绝望。

收录诗词(202)

王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虚一词兄重阳有感原韵

莫挽狂澜卫梓桑,每逢佳节引杯长。

羡君有兴添新句,愧我无才老故乡。

何必登高循旧俗,空愁卧病过重阳。

白衣送酒今难得,辜负蟹肥菊正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暮春独坐

寂寂柴门野水滨,那堪独坐对风尘。

自惭白发长为客,未信青春不负人。

莺啭祗怜怀友切,雁稀谁与寄书频。

故乡一望沧波阔,幽梦无端入紫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节妇郑氏诗

苦节高风重柏舟,輶轩问俗首先求。

须眉长乐嗤青史,巾帼共姜壮海洲。

片石褒名扬矢志,一缣就地快同游。

他年马鬣松阴满,应有鸳鸯泣上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台湾八景

沧海安平水不波,扁舟处处起渔歌。

西山日落行人少,帆影依然晚渡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