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安抚洪尚书乐语口号

雕戈红旆辔如丝,暂为君王镇左畿。

下鹄池边新有诏,卧龙山畔又催归。

共看阁老今黄闼,却笑门生也绣衣。

起舞祝公千岁寿,蓬莱云气正霏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装饰华丽的兵器和红色旗帜飘动如丝,暂时为君王守卫京城左近。
在鹄池边刚接到新的圣旨,卧龙山脚下又催促我回归。
一同观赏阁老如今已入禁宫,不禁笑学生们也身着华丽官服。
起身舞蹈祝您长寿无疆,蓬莱仙云缭绕,景象祥瑞。

注释

雕戈:装饰华丽的兵器。
红旆:红色旗帜。
辔:马缰绳。
如丝:像丝线一样轻盈。
暂:暂时。
左畿:京城左近地区。
下鹄池:某个池塘。
新有诏:新收到的圣旨。
卧龙山:象征人才的山。
催归:催促回归。
阁老:朝廷重臣。
黄闼:禁宫。
绣衣:华丽官服,指官员。
起舞:起身舞蹈。
祝公:向您祝寿。
千岁寿:长寿千年。
蓬莱云气:蓬莱仙境的云雾。
霏霏:弥漫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场景,诗人通过对细节的精彩描述,展现了当时官员之间的喜悦和对未来美好祝愿的情感。开篇“雕戈红旆辔如丝”用鲜明的画面描绘出仪仗队伍中的马匹,其装饰华丽如同细丝,显示了一种庄严而又不失豪迈的气派。紧接着,“暂为君王镇左畿”则透露出诗人对这一盛况背后所承载的权力与责任的认知。

下片“下鹄池边新有诏,卧龙山畔又催归”中,诗人通过“诏”和“催归”的字眼,暗示了宴会之后可能存在的紧急国事或命令,使得整个场景不仅仅是欢乐的庆典,更蕴含着紧迫感。这种对比手法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共看阁老今黄闼,却笑门生也绣衣”一句,则将视线转移到宴会中的长者与年轻人,他们或许都身着华丽的服饰,但年龄带来的沉稳与朝气蓬勃形成了鲜明对比。这里诗人通过“黄闼”和“绣衣”的描写,传达了一种社会阶层和时间流转的感慨。

最后,“起舞祝公千岁寿,蓬莱云气正霏霏”则是整个宴会高潮的展现。诗人通过对舞蹈与祝愿的描述,将宴会推向了一个梦幻般的境界,仿佛让时间在这一刻静止,让欢庆达到顶峰。

整首诗语言华丽,意象丰富,每一句都承载着深厚的情感和细腻的观察,是一篇精彩绝伦的宴会诗。

收录诗词(408)

牟巘(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二七~一三一一),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字:献甫
  • 籍贯:井研(今属四川)

相关古诗词

宴黄倅乐语口号

向来南岳凤曾鸣,再驾缇屏又一星。

文物君谟丹荔谱,江山白傅百花亭。

舂容相与频呼斝,肯綮争看妙发硎。

紫橐青毡吾旧物,孔鸾行矣集明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挽王厚斋尚书(其三)

文献遗诸老,风霜鲁殿馀。

斯人不可赎,吾道意何如。

永念年家好,曾联选部居。

无由陪缟送,东望泪沾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挽王厚斋尚书(其二)

开庆言容悦,咸淳奏直前。

每逢时宰怒,自保哲人全。

垂世三千卷,归田二十年。

汾亭有遗操,独拍泪潸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挽孙太监

埋玉愁闻薤露歌,向来耆艾日消磨。

平生所至棠阴在,晚岁其如麦秀何。

洛社竟虚同甲会,鉴湖应改旧时波。

四春手植烦调护,万感今犹忆烂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