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出

圣人出,泰阶平。麟凤来,川岳灵。万汇昌,百谷登。

雨旸时,四海宁。朝廷肃,牧守明。

蛮夷宾服,稽首殿庭。刑罚省,赋役轻。

井里亲睦如弟兄。上有政,下有情。庶政熙,众情倾。

风俗美,治功成。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圣人出现后,天下太平、万物繁盛的美好景象。从自然界的祥瑞到社会秩序的井然,再到民众生活的和谐,无一不展现出圣人治下的理想状态。

首先,"圣人出,泰阶平",圣人的出现使得国家的政治格局稳定,象征着国家治理的平和与有序。接着,"麟凤来,川岳灵",传说中的祥瑞之物麟和凤降临,山川也显得更加灵异,这不仅是对圣人德行的赞颂,也是自然对圣人治国能力的认可。

"万汇昌,百谷登",万物繁荣昌盛,五谷丰登,这是农业社会中最为渴望的景象,象征着圣人治下的经济繁荣。"雨旸时,四海宁",雨水适时,四海安宁,这不仅指自然环境的和谐,也暗喻政治清明,没有战乱。

"朝廷肃,牧守明",朝廷纪律严明,地方官员治理得当,体现了圣人对官僚体系的严格管理。"蛮夷宾服,稽首殿庭",边疆民族归顺,向圣人致意,展现了圣人治下的威望和影响力。

"刑罚省,赋役轻",法律简明,赋税减轻,人民生活负担得以减轻,这是圣人推行仁政的结果。"井里亲睦如弟兄",邻里之间关系和睦,如同兄弟一般,体现了社会的和谐与团结。

"上有政,下有情",上层政策制定得当,下层百姓情感得到满足,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社会进步。"庶政熙,众情倾",各种政务兴盛,民众心向圣人,表达了对圣人领导的衷心拥护。

"风俗美,治功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形成,治理成果显著,这是圣人治国理念的最终体现。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圣人治下的理想社会图景,表达了对圣人德行和治国能力的高度赞扬。

收录诗词(1263)

戴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君子行

有玉者错,有刀者砻。不错不砻,谁贳为功。

田甫田,莠乔乔。思远人,心忉忉。逐情欲,入禽门。

猎道义,躏圣藩。贿玷精,乏易计。境能移,实自弃。

倚孔门,弹卫章。衣未成,转为裳。

弗捐弗壹,弗钻弗出。一矢两禽,左右俱失。

弸其中,彪其外。能则荣,否则败。

铸金铸人,孰贱孰尊。宏深肃括,可以褆身。

形式: 乐府曲辞

芳树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中有芳树,众木生疑。

疑尔花不当春,叶不因时。

轮囷古干背绳尺,安知尔抱中心奇。

芳树之芳,众木之防。芳树不芳,芳树之常。

形式: 乐府曲辞

临高台

临高台,豁双目。心多忧,悲还续。云敛长空雪销谷。

海不扬波,山升朝旭。仰穹苍,俯众族。

喙息跂行,芸生并育。有鹤苦饥,孤飞野宿。

天风四吹,哀鸣若哭。

形式: 乐府曲辞

东门行

出东门,慨以叹。年如矢,去不还。

壮盛已过,出入无欢。白日昭昭,不照游子颜。

雪霜悽怆漫荒原。鸟无翼,河无船。

甘随草木,俯首凋残。嗷嗷八口号寒饥。

赁舂作苦精力衰。

颓纵有所获难餔,糜思远出竞刀锥。

天黯惨,日西垂。儿女罗列,跪奉一卮。

欲饮未饮心酸悲。平明就道,妻子牵衣。

啼悯我老,问我将何之。山有豺虎,水有蛟螭。

征途况瘁骨肉违。安危莫测,魂梦惊疑。

男儿结志山不移。邪赢秽窦圣所非。

遵古道以寻路,将安往而不迷。停旅橐,解征衣。

从今以后,无复别离。生相慰,死相依。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