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溪

系舟浯溪下,策杖登崇台。

嵚崟石壁古,手拨苍云开。

娲皇彩烟灭,遗此青瑶瑰。

元公性奇崛,首发雕锼灾。

灵光落台斗,照耀衡湘隈。

白日映寒野,旷望江流回。

山僧指陈迹,故宅久已灰。

污尊依然好,饮者安在哉。

感叹惜形役,长歌下崔嵬。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浯溪》描绘了浯溪的壮丽景色和历史遗迹。诗人在浯溪下系舟,然后徒步登上崇高的台子,感受到石壁的古老与峥嵘,仿佛能拨开云雾,追溯到女娲补天的神话。他赞叹娲皇彩烟虽已消散,但遗留的青瑶瑰宝仍熠熠生辉,象征着历史的厚重。

诗人提及元公(可能指某位历史人物)的奇特性格和对雕锼灾难的预见,暗示了历史的兴衰变迁。灵光从台斗洒落,照亮了湘江两岸,白日映照下的寒野更显空旷,江水回转,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山僧指点着古迹,告知诗人古宅早已化为灰烬,尽管酒杯依旧,但曾经的饮酒之人已经不在,引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事沧桑的感慨。最后,诗人以长歌表达对人生短暂和形役无常的深深叹息,伴随着离开崇台的崔嵬之地,情感深沉而动人。

收录诗词(1966)

顾璘(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初至全州

跋涉既累月,始闻及清湘。

长风卷舟幕,忽见湘山苍。

黄发数老叟,迎予具壶浆。

面色颇黧瘦,草际各跄跄。

拜起问生理,辄言困兵荒。

云望使君至,冀免沟壑殃。

我闻老叟言,垂涕意彷徨。

比岁牧梁宋,兵戈剧流亡。

逮此越万里,民瘼乃同方。

忆昔始观国,徒行不赍粮。

皇舆非改辙,惠泽恒汪洋。

闵兹丰俭故,所罪吏非良。

噬肤遂及髓,割肉救疮疡。

天高不能愬,仰失日月光。

矧予既朽废,岂有仁风扬。

登途入城府,恻恻心自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答孟望之侍御时谪桂林郡博

燕台对酒感离群,麓口移舟更失君。

万里飘零同落叶,孤城惆怅各停云。

书回桂水交情切,人对星岩藻思芬。

遥想高斋长隐几,应怜案牍日纷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积雪(其一)

楚水浮烟敛,湘山积雪晴。

瑶华垂古木,素月满寒城。

吏散公庭静,溪喧客棹轻。

仆夫早严驾,吾欲访袁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积雪(其二)

南雪旧希见,苦寒今乍逢。

空林愁虎豹,积水喜鱼龙。

瘴疠全宽客,祯祥复慰农。

千山如削玉,长望倚庭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