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答友人

百万貔貅动塞尘,朝廷委寄不轻人。

胡儿生事虽然浅,国士尽忠须是纯。

陇上悲歌应愤惋,林间酣饮但酸辛。

欲陈一句好言语,只恐相知未甚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百万军队如猛兽般震动边疆尘土,朝廷对他们的信任并非轻易授予。
尽管胡人挑起事端手段简单,但国家的忠诚之士必须纯粹无二。
在陇上响起的悲歌充满愤怒和遗憾,他们在树林中畅饮却只有苦涩滋味。
我想要说出一句真挚的话语,又怕相识的人并未真正理解我。

注释

百万:形容数量众多。
貔貅:古代传说中的猛兽,象征勇猛。
动塞尘:震动边疆,形容军队行动强大。
朝廷:古代中国的中央政府。
委寄:交付重任。
轻人:轻易对待他人。
胡儿:指外族人,这里可能特指敌人。
生事:惹事生非。
虽然:尽管。
国士:国家的杰出人才。
尽忠:竭尽忠诚。
须是:必须是。
纯:纯粹,一心一意。
陇上:指陇山地区,古代中国西北部。
悲歌:悲伤的歌曲。
愤惋:愤怒和哀伤。
林间:树林中。
酣饮:痛饮。
酸辛:辛酸苦楚。
欲陈:想要表达。
好言语:真挚的话语。
相知:相互了解。
甚真:非常真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所作的《依韵答友人》。诗中,作者以“百万貔貅动塞尘”描绘出军队大规模行动的壮丽场景,展现了国家军事力量的威严。接下来,“朝廷委寄不轻人”表达了对国家重用人才的信任和责任,强调了忠诚的重要性。

“胡儿生事虽然浅”暗指外敌的挑衅行为虽浅薄,但国家对此不能掉以轻心。诗人接着通过“国士尽忠须是纯”表达了对忠贞之士的期待,认为在危难之际,必须保持纯粹的忠诚。

“陇上悲歌应愤惋,林间酣饮但酸辛”两句,诗人想象边疆将士在艰苦环境中发出的悲愤之声和无奈的饮酒,流露出对他们的同情和理解。

最后,“欲陈一句好言语,只恐相知未甚真”表达了诗人想对友人说些安慰或建议,却又担心自己的话语是否能真正触及友人心灵深处的矛盾心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国家安危的关注,也有对忠诚与理解的探讨,体现了邵雍诗歌的深沉哲理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依韵答王安之少卿

叠巘如屏四面开,可堪虚使乱云堆。

已曾同赏花无限,须约共游山几回。

未老秋光诗拥笔,乍凉天气酒盈杯。

轻风早是得人喜,更向芰荷深处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依韵谢登封刘李裴三君见约游山

诸公见约往嵩前,重走新诗各一篇。

摆落尘埃非敢后,访寻云水奈输先。

三阳宫近丛幽石,万岁峰高羃紫烟。

多少胜游俱未到,愿陪仙躅共攀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人放怀

为人虽未有前知,富贵功名岂力为。

涤荡襟怀须是酒,优游情思莫如诗。

况当水竹云山地,忍负风花雪月期。

男子雄图存用舍,不开眉笑待何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人闻韩魏公出镇永兴过洛

佐命三朝为太宰,名垂千古号元功。

栽培桃李满天下,出入风涛半海中。

虎帐夜寒心益壮,凤池波暖位犹空。

君王鼎盛子仪在,万里河湟不足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