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回乘月寻僧

插鬓茱萸来未尽,共随明月下沙堆。

高缁寂寂不相问,醉客无端入定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翻译

茱萸插在发间还没摘完,我们一起沿着明亮月光下的沙丘漫步。
高僧静默无声,彼此不交谈,醉酒之人不知为何突然进入了禅定状态。

注释

茱萸:一种植物,古人常在重阳节佩戴,象征长寿和避邪。
明月:明亮的月亮,通常代表团圆和美好的寓意。
沙堆:沙漠或海滩上的沙丘。
高缁:指身着深色僧袍的高僧。
寂寂:形容寂静无声。
醉客:喝醉的人。
无端:没有缘由地,忽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明月下独自登山探访僧人的情景。"插鬓茱萸来未尽,共随明月下沙堆"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人似乎在追寻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和安宁。"高缁寂寂不相问"则透露出一种孤独与淡泊的情感,诗人和僧人之间虽然没有直接的交流,但这种沉默却包含了一种深刻的理解和共鸣。

"醉客无端入定来"一句,通过对比醉酒之人的状态来形容僧人的禅定,既表达了诗人对僧人境界的仰慕,也反映出自己内心的某种向往。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禅意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纷扰、追求精神自由的主题。

收录诗词(270)

戴叔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 字:幼公(一作次公)
  • 籍贯:润州金坛(今属江苏)
  • 生卒年:732—789

相关古诗词

塞上曲二首(其一)

军门频纳受降书,一剑横行万里馀。

汉祖谩夸娄敬策,却将公主嫁单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塞上曲二首(其二)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遣兴

明月临沧海,闲云恋故山。

诗名满天下,终日掩柴关。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删]韵

酬骆侍御荅诗

风传画阁空知晓,雨湿江城不见春。

堆案绕床君莫怪,已经愁思古时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