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秋夜感怀》由明代诗人夏完淳所作,通过描绘登楼远眺时所见之景,抒发了诗人深沉的感慨与对故国的怀念之情。
首联“登楼迷北望,沙草没寒汀”,开篇即以“登楼”为引,诗人站在高楼上向北远望,只见沙地与草地在寒冷的河洲上蔓延,景象苍茫,透露出一种孤独与迷茫的情绪。
颔联“月涌长江白,云连大海青”,转而描写夜晚的江面与海景。月光下的长江波光粼粼,一片洁白,而远处的海天一线,云彩与海水相连,呈现出一片深邃的青色。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也暗含着诗人对广阔天地的感慨。
颈联“征鸿非故国,横笛起新亭”,诗人借“征鸿”(飞过的鸿雁)比喻自己远离故乡,身处异乡的情境。同时,“横笛起新亭”则表达了诗人面对新环境,试图以音乐来寄托思乡之情的心态。
尾联“无限悲歌意,茫茫帝子灵”,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无尽的悲伤与哀愁,以及对先帝(或指国家)的深深怀念。这里的“帝子灵”可能指的是先帝的灵魂,也可能是诗人对于国家兴衰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的深切关注与感慨,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