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归过惠山》由清代诗人陆楣所作,描绘了诗人归途中的所见所感。首联“濯足寒流憩柳湾,祓除尘土上漪澜”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洗去尘埃,静心于自然之中的场景,寒流与柳湾构成了一幅宁静而清新的画面,而“祓除”二字则暗示了诗人对心灵的净化与自我反省的过程。
颔联“系舟南浦经年忆,秉烛羌村后夜欢”转而描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憧憬。南浦的系舟与羌村的后夜欢聚,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是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颈联“作客久难谙世路,逢人偏苦问长安”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复杂心境。作为长期客居他乡之人,诗人对于世事的了解并不深,却总是渴望了解外界的信息,尤其是对长安(古代都城,象征着政治中心和繁华)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理想生活的深切思念。
尾联“山灵莫漫嘲逋客,留得怀中一寸丹”以山灵自喻,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异乡,但心中仍保持着对故乡的忠诚与热爱,即使被他人误解或嘲笑,也愿意坚守自己的信念。这里的“一寸丹”象征着诗人坚定的志向和不变的初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人生、对理想的独特感悟,以及在旅途中对自我身份和归属感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