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南诏碑》由清代诗人牛焘所作,通过对南诏古迹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哀愁。
首句“万人冢上鬼啾啾”,以幽森的墓地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阴冷、悲凉的氛围,仿佛能听到亡魂的低泣,引人深思历史的残酷与生命的脆弱。
接着,“苍洱城边旧迹留”一句,将视线从墓地转向了苍洱城,暗示着这片土地曾有过繁华与辉煌,而今仅留下遗迹,让人感慨世事无常。
“南诏山河馀片石,西泸词翰表千秋”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历史感。南诏时期的山河仅剩一片石碑作为见证,而西泸的文辞则铭记千年,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怀念。
“肝肠断碎情谁谅,风雨销磨恨未休”两句情感饱满,诗人以自身的情感投射到历史的长河中,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哀伤,以及对过往美好事物消逝的深深遗憾。
最后,“谁客经过同立马,摩挲不尽终古愁”以问句的形式收尾,引人思考。无论是过客还是行人,面对这片承载着无数故事的土地,都会驻足凝视,心中涌起无尽的愁绪,难以言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深刻地揭示了历史的厚重与个人情感的细腻交织,让人在品味文字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历史的深情厚意和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