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吴宽所作,名为《题周仲瞻藏彩花鸟》。诗中描绘了越女染丝、织物、珍禽入贡、以及周仲瞻收藏的彩花鸟等场景,展现了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画面感。
首句“越女染丝成五色”,开篇即以越地女子染丝的技艺引入,五色交织,预示着后续多彩的描绘。接着“隔窗未学秦川织”一句,通过对比,暗示越女织物的独特之处,未及秦川织法,却自成一格。
“鲛人水底夜不眠,乞与冰绡才数尺”两句,运用神话传说中的鲛人,以夜不能寐、乞求冰绡的夸张手法,形象地描绘出织物的珍贵与细腻。冰绡,古代一种精细的丝织品,此处象征着织物的高雅与华美。
“洛阳名花旧谱传,品第已无天下敌”两句,将织物与名花并提,强调其品质之高,无人能及,进一步提升了织物的艺术价值。
“妙手能收后素功,画苑群工空叹息”两句,赞美了织造者的高超技艺,使得画师们也感到自愧不如,侧面烘托出织物的精美绝伦。
“珍禽入贡从岭南,长羽净扫花间石”两句,引入珍禽的元素,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同时也寓意着织物的珍贵与稀有。
“金刀莫遣断其尾,高格岂是雄鸡匹”两句,以金刀比喻织物的珍贵,警告不要轻易破坏其完整性,同时通过对比雄鸡,强调织物的独特与高雅。
“顾影峨峨见冠帻,日午畏寒交锦翼”两句,通过描绘彩花鸟的形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同时借鸟的特性,表达了对织物的敬畏之情。
“姚黄魏紫杂鞓红,顿觉春风价增百”两句,以名贵花卉的色彩变化,象征织物的美丽与价值的提升,春风喻指季节的变化,也暗含了织物在不同场合下的适用性和价值。
“古来观象闻虞皇,絺绣分明有六章”两句,引用古代观象和虞皇的故事,强调织物设计的严谨和复杂,六章代表了织物图案的多样性和精致。
“女红相习来亦久,一日灿烂悬高堂”两句,总结了织物制作的传统与历史,以及最终展示在高堂上的辉煌景象,体现了艺术作品的社会地位和文化价值。
“周卿得此朱雀航,施朱傅粉皆寻常”两句,点明了收藏者周仲瞻的身份和对织物的珍视,朱雀航作为装饰品,其价值和意义不言而喻。
“寸心欲效仲山甫,献入明光补衮裳”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周仲瞻的敬仰之情,希望自己的心意如同仲山甫一般,能够为国家贡献一份力量,补益朝政。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织物之美、自然之奇、历史之深以及对艺术的崇敬之情,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