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生前欺天绝汉统,死后欺人设疑冢。
人生用智死即休,何有馀机到丘垄。
人言疑冢我不疑,我有一法君未知。
直须尽发疑冢七十二,必有一冢藏君尸。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俞应符所作的《漳河疑冢》。诗中批评了生前滥用权谋、死后还想继续欺骗后人的行为,通过描述一个设有多座疑冢的人,讽刺其死后还想迷惑他人的企图。诗人认为,无论生前如何狡诈,死亡终将结束一切智谋,疑冢再多也无法掩盖最终的归宿。他表达了一种豁达的态度,对于他人的疑冢表示不以为然,并自信地提出只要掘开所有疑冢,必定能找到真正的墓穴,揭示出那个人的真正安息之地。整首诗语言犀利,寓意深刻,对生死和欺诈进行了独特的反思。
不详
天高日远云雾阔,黄金白璧孤虞卿。
汉廷无人荐司马,故山有客呼孔宾。
山溪穷洞府,江岸绕楼闉。
晓艳尝迷客,飞香尚袭人。
凭高能赋远,祖别重伤春。
莫惜离歌醉,曾闻上玉津。
玉洁冰寒自一家,地偏惊此对山花。
归来不负西游眼,曾识人间未见花。
花近东溪居士家,好携樽酒款携茶。
玉皇收拾还天上,便恐筠阳无此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