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章泉再以前韵见寄三首(其一)

白社相从远与刘,可怜衲子溷儒流。

自嗟达巷知夫子,缅想诸荀从太丘。

书寄洪乔空尔耳,诗编杜集可容不。

前山底处堪长望,我欲携筇上上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在白社跟随你远游就像和刘姓朋友一样,可惜出家人混迹于文人之中。
我自叹在达巷这样的地方,人们只认识夫子这样的大人物,遥想当年荀氏兄弟追随太丘先生的情景。
给洪乔寄信恐怕只是空欢喜一场,我的诗能否收录在杜甫的诗集中呢?
前方的山峦何处最适合长久眺望,我想要带着竹杖登上那最高处。

注释

白社:古代学者聚会的地方。
衲子:出家僧人。
儒流:读书人、士大夫阶层。
达巷:指有名望的街道或社区。
夫子:对有学问者的尊称,此处指孔子。
诸荀:指荀况及其家族,以其才学著称。
太丘:汉代名士陈寔,人称‘太丘长’。
洪乔:古代传说中的送信人,比喻信件传递无果。
杜集:杜甫的诗集。
筇:竹杖。
上上头:极高的地方,比喻理想或目标。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刘宰的作品,属于中唐以后的词风格。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书卷的热爱。

“白社相从远与刘,可怜衲子溷儒流。”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的交往,提及到他们之间的情谊和共同的志趣。其中,“可怜”表达了一种同情或惋惜之情,而“衲子溷儒流”则形容那些隐逸山林之士,他们虽然贫穷,但心怀壮志。

“自嗟达巷知夫子,缅想诸荀从太丘。”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崇敬和向往。其中,“达巷”暗指孔子的弟子颜回,其“知夫子”则是说颜回深懂孔子的教诲;“缅想诸荀从太丘”则是诗人对历史上那些隐逸之士的怀念,如庄子所说的“诸荀”和“太丘”。

“书寄洪乔空尔耳,诗编杜集可容不。”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文學愛好,他将自己的文字与古代诗人相比较,显示出他对文学的尊崇以及自谦。

最后,“前山底处堪长望,我欲携筇上上头。”则是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之美的情怀。其中,“前山”是指眼前的景色,而“携筇上上头”则象征着诗人想要逃离尘世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和古代圣贤的追思,以及对文学的热爱,展现了诗人的高洁情操和超然物外的情怀。

收录诗词(535)

刘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碧云即事

块坐经年不入山,山僮拍手笑衰颜。

登高犹喜心期在,望远还惊目力悭。

云气苍茫自羁旅,烟波飘荡几茕鳏。

朝来旧雨添新雨,谁识安危指顾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题戴氏稼庵

小泊寻前约,周行得伟观。

乾坤开玉宇,日月走金丸。

高岸城池固,平田井牧宽。

京尘障游日,从子税征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赠尤丞季端

冠制殊常袖更宽,风流王谢出长干。

笔端云锦呈天巧,胸次冰壶挹露寒。

未许归期占信宿,想应喜色动门阑。

贤昆自有长生术,为觅仙家九转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代柬寄当涂大夫王去非

闻道王明府,仁声已四传。

催科能不扰,赋入自争先。

理到顽民服,仁渐黠吏悛。

俊良搜士类,疾苦访氓编。

义役颁成制,巫风变昔年。

已闻销珥笔,直欲弛蒲鞭。

未可徒宽治,还疑执德偏。

碧云江外合,爱助正拳拳。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