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往荣华生活的追忆与对现实境遇的感慨。首句“曾是先皇侍从班”,点明了诗人曾经的显赫身份,与帝王亲近,担任侍从之职。然而,“龙髯飞去竟难攀”一句,以龙髯比喻先皇的离去,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与对权力更迭的无奈。
接着,“重来赤日黄尘里,梦到清泉白石间”两句形成鲜明对比,一方面描绘了诗人当前身处的世俗尘嚣,另一方面则通过梦境展现了对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也暗示了他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岂有文章供世用,久判渔钓与云閒”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自我定位与心境变化。他意识到自己的作品或许不再为世人所用,转而选择与自然和谐共处,过着隐逸的生活。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接受,也是对传统士人精神的一种回归。
最后,“何当便理南归棹,呼酒登楼看弁山”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与憧憬。他渴望能够回到南方,乘船而行,饮酒赋诗,观赏山景,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这一愿望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未来简单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从繁华到落寞的心路历程,以及在面对人生变故时的自我调适与心灵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