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日值风回住东光有怀括苍叶槎庵夷陵王方山二年兄先是二君与予方舟而行舟轻夺流先去今闻在沧洲上下度至张家湾则涣而复合矣诗以识意

狂飕忽捲浪如山,才过东光又逆还。

用力不知舟载重,计程惟觉路行难。

越槎轻泛天河近,郢曲遥闻下里悭。

何日南风吹五两,凤城邀共谒龙颜。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力量时的感慨与思考。首联“狂飕忽捲浪如山,才过东光又逆还”生动地展现了风力之猛,波浪之高,以及船只在风浪中前行的艰难。诗人通过“才过东光又逆还”,不仅描绘了风向的多变,也暗示了航行的不易。

颔联“用力不知舟载重,计程惟觉路行难”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受。诗人似乎在说,尽管努力划桨,却难以感知船身的重量,只能感受到前行之路的艰辛。这里既有对自然之力的敬畏,也有对旅途劳顿的感叹。

颈联“越槎轻泛天河近,郢曲遥闻下里悭”则将视野拓宽,想象着越过小舟,仿佛接近了遥远的天河,同时听到郢地的音乐,却只能在低俗的乐声中感到遗憾。这一联巧妙地运用了神话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远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当前处境的无奈。

尾联“何日南风吹五两,凤城邀共谒龙颜”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期待。他希望有一天能有南风相助,让船只顺利航行,最终到达京城,与君主见面。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寄托,也是对理想实现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挑战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有对理想追求的执着。

收录诗词(572)

区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寿阮学愚翁六十一(其一)

偃蹇林庐七尺身,转头花甲又逢辰。

信知风表尘中物,自谓羲皇以上人。

笋岭诸峰归秀特,澄潭孤月写青真。

犹馀一钵胡麻饭,不是天台迹已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寿阮学愚翁六十一(其二)

不同人处是同人,六十年来自在身。

总为竹林争见慕,独缘青眼得相亲。

海山入颂聊从俗,福寿为人却也真。

看舞班衣须尽醉,目前催换锦袍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同年少参梁永斋来顾山中

四十五年同看榜,榜中今尚几人存。

纷纷尘世谁青眼,望望名山只白云。

黄绮清高轻禄位,朱陈婚娶有儿孙。

老来相访非无意,信宿如何又送君。

形式: 七言律诗

北山

诸峰罗列水重环,月岭回看见北山。

半醉直攀千仞上,凭高一笑万缘闲。

早闻烽火披星出,老忆林泉解甲还。

未必山中全省事,春来花酒复相干。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