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雪窦同长老

高高山顶寺,更有最高人。

定起松鸣屋,吟圆月上身。

云藏三伏热,水散百溪津。

曾乞兰花供,无书又过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脱的山中寺院景象,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诗人以“高山顶寺”开篇,暗示了寺庙位置之高,隐喻着精神追求的至高境界。接着,“更有最高人”一句,既是对僧侣修行者的赞美,也暗含着对超越世俗、追求心灵纯净之人的向往。

“定起松鸣屋,吟圆月上身”,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僧侣在静坐冥想时,外界的松声仿佛与内心共鸣,而当吟诵之声响起时,月亮似乎也随着吟唱上升,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物我两忘的意境。这里不仅表现了僧侣内心的平静与和谐,也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云藏三伏热,水散百溪津”,通过描绘夏季云雾遮蔽酷热、溪流潺潺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山中清凉、宁静的氛围,同时也寓意着修行者内心世界的清凉与宁静,能够超脱于尘世的烦恼与炎热。

最后,“曾乞兰花供,无书又过春”,表达了诗人对雪窦长老的敬仰之情。曾经请求兰花作为供养,如今时光流逝,春天再次到来,却未能再次见到长老,流露出一种淡淡的遗憾与怀念。这句诗也暗示了长老的德行与智慧如同兰花般高洁,即使不在身边,其影响与教诲仍能长久地滋养人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寺院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佛教修行的境界与禅宗思想的深邃,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485)

戴表元(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夜坐

愁鬓丁年白,寒灯丙夜青。

不眠惊戍鼓,久客厌邮铃。

汹汹城喷海,疏疏屋满星。

十年穷父子,相守慰飘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晦亭

东海穷诗客,西风古驿亭。

发从残岁白,山入故乡青。

世事徒三窟,儿童且一经。

丁宁速赊酒,煮栗试沙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夜坐示友

夜久烛花落,凄声生远林。

有怀嫌会浅,无事又秋深。

黄叶归田梦,白头行路吟。

山中亦可乐,不似此同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方处士挽诗二首(其一)

不谓高名下,终全玉雪身。

交犹及前辈,吾不似今人。

别号行鸣雁,遗编感获麟。

敛仪应自定,只著古衣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