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大地焦枯雨泽空,往曾抛简震潭龙。
只今无限焦枯地,汝却昏昏诈耳聋。
这首诗描绘了大地因久旱无雨而变得焦枯的情景,诗人回忆起过去曾向潭龙(古人常以龙象征水神)祈求降雨的举动。然而,如今大地仍然极度干旱,诗人质问潭龙为何对此状况充耳不闻,假装聋哑。诗人通过对比昔日的祈求与现在的现实,表达了对干旱的深深忧虑和对水神失职的不满。语言简洁,情感强烈,具有鲜明的民间疾苦意识。
不详
洼水含清照面光,不妨阳亢与风狂。
游人若待仙人杖,先觅长生不死方。
假榻玉女峰,主人有深意。
玄谈出无语,妙语入不计。
澄明纵横发,沕潏左右至。
不言求生难,但曰待死易。
色境透关过,总是平稳地。
优游卅五年,何曾有颠踬。
随时翊火食,无即行坐憩。
既识上山真,宁迷下山伪。
颜虽不桃花,亦不霜草悴。
要之非矫亢,只是不出位。
我生日奇蹇,未觉久自弃。
一雨悟无学,恇然莽无寄。
松林延幽风,倏忽天乐沸。
如此有余中,肯作希夷睡。
万松林里夜萧萧,月影来时转寂寥。
试看影从何处起,正东峰水上波摇。
月下看山夜色多,剖藏无奈月明何。
精神正在微茫内,不道龙蛇满眼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