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山骊歌十章送徐侯戢斋赴召入都(其六)

度海空传汉伏波,高桥重架石巍峨。

从前作者皆豪俊,事业曾吴孰较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陈恭尹所作的《凤山骊歌十章送徐侯戢斋赴召入都》中的第六章。陈恭尹以豪迈之笔,描绘了对友人徐侯戢斋即将赴京应召的离别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友人才华的赞誉。

“度海空传汉伏波,高桥重架石巍峨。”这两句诗运用了典故和形象的描绘,将友人的远行比作古代汉朝的伏波将军渡海作战,同时也比喻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友人如同重新架起的高桥,稳固而雄伟。这里不仅赞美了友人的坚韧与勇敢,也暗示了友人在新环境中将发挥的重要作用。

“从前作者皆豪俊,事业曾吴孰较多。”这两句则转向对历史人物的赞颂,指出过去那些伟大的作家和英雄都是豪杰之士,他们的成就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里的“曾吴”可能是指吴国的历史人物,但具体指代对象不明确,可能是泛指历史上的杰出人物。这句话既是对友人即将踏入的官场生涯的期待,也是对友人能够像历史上的豪杰一样,做出卓越贡献的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既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又充满了对友人未来成就的期待和对历史英雄的崇敬,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和深远的思考。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凤山骊歌十章送徐侯戢斋赴召入都(其七)

心如明镜挂当空,广汉何劳设缿筒。

百里生灵几百万,妍媸一一在胸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凤山骊歌十章送徐侯戢斋赴召入都(其八)

吏才况是出巍科,五十年来未见多。

赤子岂知蒙帝力,白头一老尚能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凤山骊歌十章送徐侯戢斋赴召入都(其九)

功在将来未易名,九重今已彻贤声。

龙蛇劣笔何堪似,碑字因君满帝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凤山骊歌十章送徐侯戢斋赴召入都(其十)

百尺飞楼四面风,新钟遥出凤城东。

县人此后思何极,晓夕闻声便忆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