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山避暑拟陶三首(其一)

筑屋俛城郭,时览物外清。

闭户纳山影,开窗峰壑生。

青青万古色,众动自虚盈。

颇悟人境里,高怀自纵横。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冯一第在明王朝时期,于旦山避暑时的内心感受与自然景观的融合。通过“筑屋俛城郭”这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身处城市之中,但又渴望逃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平和。接下来的“时览物外清”,则表达了诗人偶尔能从繁忙的生活中抽身,欣赏到外界的清新与宁静。

“闭户纳山影,开窗峰壑生”这两句,形象地展现了诗人通过关闭门窗与外界隔绝,将山的影子收入室内,同时打开窗户,让山峰与山谷的景象仿佛直接出现在眼前。这种描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也暗示了他寻求心灵寄托的愿望。

“青青万古色,众动自虚盈”中的“青青万古色”描绘了山林的永恒绿色,象征着自然界的恒久不变与生命的不朽。而“众动自虚盈”则可能是指尽管外界事物不断变化,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感却能充盈其中,强调了诗人对于内在精神世界的重视。

最后,“颇悟人境里,高怀自纵横”表达了诗人即使身处世俗之中,也能保持高远的胸怀,自由自在地生活。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冯一第在旦山避暑时,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内心世界深刻探索的感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和谐共生、内外兼修的生活哲学的追求。

收录诗词(5)

冯一第(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旦山避暑拟陶三首(其二)

结庐傍虬龙,树高千百尺。

叶响吹江上,橘洲清历历。

帆影参差去,北望洞庭极。

形式: 古风

旦山避暑拟陶三首(其三)

满阁绿阴生,纳凉适我情。

好鸟坐檐角,细瞩句读声。

偶影为欣赏,仰看木华荣。

休夏且自恣,坦然思时名。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喜雨(其一)

黑云漫四山,殷殷雷声迅。

麦秋正及时,忻逢时雨润。

淅沥打窗过,沟渠尽流浚。

旱久有如此,喜不独田畯。

从兹卜丰年,仓箱伫充牣。

形式: 古风 押[震]韵

喜雨(其二)

念彼幅?广,生成藉化功。三时苟愆泽,何以望芃芃。

银河泻九天,沛泽何冲瀜。

原田忽膴润,青苗交远风。

始知苏民困,苍苍本大公。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