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旅怀五章(其三)

古人不我绐,即之终茫茫。

卷帏看星斗,但见浮云苍。

浮云不到地,眼摄千灯光。

千灯高过城,知为江上樯。

江阔雁路空,供我孤心翔。

心虽无羽毛,瞬息能及乡。

俯见东海城,彻夜群生忙。

吾家幸安适,御冬差有粮。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岁末旅途中的心境与所见景象,充满了深沉的哲思和对生活的感悟。

首句“古人不我绐,即之终茫茫”,诗人感叹古人的话难以理解,仿佛置身于一片迷茫之中,引出了一种探索与求解的渴望。接着,“卷帏看星斗,但见浮云苍”描绘了夜晚的景象,诗人卷起窗帘,仰望星空,却只见一片苍茫的浮云,暗示了现实世界的变幻莫测和不可捉摸。

“浮云不到地,眼摄千灯光”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浮云遮蔽了大地,却能捕捉到远处千盏灯火的光芒,象征着在困境中仍能发现希望与光明。接下来,“千灯高过城,知为江上樯”则将视角转向远方,千盏灯火高挂于城市之上,仿佛是江边的船只,寓意着远方的目标与追求。

“江阔雁路空,供我孤心翔”描绘了广阔的江面与空中雁群的景象,诗人的心灵如同孤雁,在广阔的天地间自由飞翔,表达了对自由与独立精神的向往。而“心虽无羽毛,瞬息能及乡”则揭示了心灵的飞翔并不依赖于物质的翅膀,即使在瞬间也能抵达心中的故乡,体现了精神层面的归宿感。

最后,“俯见东海城,彻夜群生忙”描述了诗人向下俯瞰,看到东海边的城市彻夜灯火通明,人们忙碌不已,与前文形成对比,突出了个体与群体、内心与外界之间的关系。而“吾家幸安适,御冬差有粮”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家庭生活状态的满足与感激,尽管外部世界充满忙碌与挑战,但内心拥有温暖与安宁,足以抵御寒冷与困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社会以及自我存在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寻找内心平静与归属感的努力。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岁暮旅怀五章(其四)

非无御冬粮,思我苦萧瑟。

结其思我心,照空作明月。

明月人不见,我独见真切。

此光无溢明,但照我心密。

遂使异地身,如已在家室。

吴山何幽深,越山何崷崒。

倏此一寸心,磊磊与萦结。

且复垂重帏,以我梦飞越。

形式: 古风

岁暮旅怀五章(其五)

飞梦越东海,梦见修竹门。

弟妹及妻子,环侍头白亲。

饤饾错菹果,饯岁方开樽。

庭前梅花枝,已有红萼生。

我梦颇怡悦,为拭枯苔痕。

倦眠梅下石,醒见孤枕存。

暖日已过窗,广市人声喧。

聊写羁孤愁,浩莽还八垠。

形式: 古风

杂兴得七绝句(其一)

十棒锣声夜市开,鸿濛九市九莲台。

我行独向无灯巷,暗地偷听吉语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杂兴得七绝句(其二)

七级楼台上界通,阑干十二俯青穹。

太平气象占天府,珠璧文昌冠上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