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亭梅偶作

衡门宿昔只栖迟,惭愧三堂春事奇。

为有丛筠傍流水,故教疏影作横枝。

香罗未办凌波去,素魄休论啼鴂时。

乞与江南风格在,鼻端聊遣广文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简陋的门庭长久以来只有我在此停留,对三堂春色的奇异感到羞愧。
因为有成丛的竹子依傍着流水,所以让稀疏的竹影横斜如画。
香罗轻纱还未准备好让我如同仙女般涉水而去,暂且不提月夜杜鹃的啼鸣。
我希望能保留江南的风韵,就让这香气暂且飘向广文先生知道吧。

注释

衡门:简陋的门。
栖迟:停留。
惭愧:感到羞愧。
三堂:指学舍或讲堂。
春事奇:春色奇异。
丛筠:成丛的竹子。
流水:流水边。
疏影:稀疏的竹影。
横枝:横斜的枝条。
香罗:香罗轻纱。
凌波:涉水而行,比喻女子轻盈的姿态。
素魄:月亮。
啼鴂:杜鹃鸟,其叫声凄厉。
江南风格:江南的特色或风情。
聊遣:姑且让……知道。
广文:泛指文人或学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吴则礼的《新亭梅偶作》,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现在境遇的自嘲。

"衡门宿昔只栖迟,惭愧三堂春事奇。" 这两句讲述了诗人在衡门居住时的往昔岁月,只是沉浸于过去美好的记忆中而不能自拔,对于曾经在三堂(可能指的是学堂或书房)发生的春天美好的事物感到惭愧和怀念。这里透露出诗人对于青春时光的无限留恋,以及对现实状况的不满。

"为有丛筠傍流水,故教疏影作横枝。"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静谧的自然景象——丛筠(一种水生植物)伴随着潺潺流水,而诗人则试图通过疏散树影来营造出横枝的意境。这可能是诗人在表达自己对于自然之美的追求,以及对内心平静状态的向往。

"香罗未办凌波去,素魄休论啼鴂时。" 这两句则传递了一种不甘心志被束缚、渴望自由的感情。诗人表达了自己尚未准备好踏上那需要勇气和力量去追求的旅程,而现在只是在安静地观赏着素白的鬼魅(可能是月光或水波),不愿意去讨论那些无关紧要的世俗之事。

"乞与江南风格在,鼻端聊遣广文知。"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江南文化风格的向往,以及希望通过这种风格来传递自己内心的情感和知识。这里的“鼻端”可能是指嗅觉,将某种情绪或气息比喻为可以闻到的香气,传递出一种微妙的情感交流。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对于现实境遇的不满,以及对于自由和自然之美的追求。通过对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宋代词人的细腻情感和深厚文化底蕴。

收录诗词(351)

吴则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年至一1121年字子副,富川(一作永兴。生年不详,卒于宋徽宗宣和三年。以父荫入仕。会为军器监主簿,因事谪荆州。官至直秘阁,知虢州。工诗,与唐庚、曾纡、陈道诸名士唱和。晚年居豫章,自号北湖居士。则礼著有北湖集十卷,长短句一卷,《书录解题》并傅于代

  • 籍贯:今湖北阳新)

相关古诗词

简田升之时升之赴金陵

建业风流端可怜,石城江色晓鲜鲜。

鸟窥汉节梅花底,雨湿柁楼春水边。

霜发雠书有东观,锦囊觅句属南天。

枯肠不饱大官肉,我种芋魁今十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沙泉鹊梨古柳

莫遣殊方一片飞,风光有底肯相遗。

含愁要作红雨去,绝恨独眠清昼时。

古井犹窥光灿灿,儒冠不道鬓垂垂。

鸟歌长日偏称意,办得唤人来朵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赠郭功父

儿童畴昔看挥毫,未觉雄辞愧广骚。

谈麈纵横走雪电,诗坛磊落建麾旄。

捐身鱼鸟黄尘远,隐几江湖白浪高。

短褐婆娑弄明月,纷纷冔冕一鸿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忆昨呈元老

忆昨参戎幕,交情子独真。

共为关塞客,各负水云身。

迹远金闺藉,衣沾玉垒尘。

雕鞍暮横槊,锦幄晓行春。

隐几军书断,登楼陇月新。

鸣笳孤障底,落雁古河滨。

鲁酒寒醅薄,燕姬翠黛频。

沙场供写睇,戍角解伤神。

白首投南国,青冥望北辰。

山林方自屏,鸡黍复相亲。

道旧嗟游楚,论文伟过秦。

高标识麟凤,壮节见松筠。

陋巷无车辙,扁舟有钓纶。

悲秋把黄菊,取醉堕乌巾。

藜藿良易足,图书端不贫。

一廛如可借,烦为辟荆榛。

形式: 排律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