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秋进士联春进士;大登科后小登科。
这副对联巧妙地运用了“进士”与“登科”的典故,将秋季与春季的景象以及不同层次的成功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学业成就和人生进步的赞美。
上联“秋进士联春进士”以季节交替为背景,将秋季的收获与春季的希望巧妙结合。秋季是收获的季节,象征着学业有成或事业成功的果实;而春季则预示着新的开始和希望,象征着未来的机遇和努力。通过“联”字,不仅描绘了两个不同季节的景象,也暗示了知识与智慧的连续性和传承性。
下联“大登科后小登科”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在古代科举制度中,“登科”意味着通过考试获得功名,是个人学术成就的重要标志。“大登科”通常指在科举考试中取得高名次,如状元、榜眼、探花等,是极大的荣耀;“小登科”则可能指在较低层级的考试中取得成功,或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取得的小成就。这一联通过对比“大登科”与“小登科”,强调了无论是在宏大的目标还是细微的努力中,都蕴含着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对成功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副对联不仅富有诗意,还蕴含了深刻的哲理,鼓励人们无论处于何种境遇,都应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不断追求更高的成就。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教育、勤奋和成功的高度重视,以及对个人成长与社会进步的乐观期待。
不详
惟公为江左长城,从容坐镇,使内乱不生,外患不至,疮痍看尽起,三千里噩耗惊传,痛失万家生佛;
忆昔谒金陵戎幕,瞻仰威仪,幸微劳获录,荐牍获登,知遇感难逢,廿七年大恩未报,空余一瓣心香。
与纪河间学术略同,更万国交通,总览群言衷至圣;
比苏玉局事功独迈,溯先朝知遇,犹闻遗疏念宣仁。
面训犹存,十载春风称弟子;
心丧罔极,两楹夜月梦先生。
宅兆一登临,喜其襟带岳湘,足托忠骸无遗憾;
江湖双退省,留得墨香梅画,不谈勋业亦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