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笛续短笛引

长笛短笛有指的,清浊有气亦有质。

李谟吹笛动长安,㝢内竞推为弟一。

笛声断绝续者谁,得许云封继其迹。

落梅宛转折柳声,不止飞砂将走石。

石裂云穿天亦惊,哈龙许云封怨笛。

云封烟锁不可开,直至如今吹不得。

有客手把昭华琯,未应旷代无人识。

什袭天然希世珍,尤当祇自私珍惜。

会须奇宝吐奇声,邪秽气随声荡涤。

静寻白雪引流风,拟写幽情聊自适。

遂据胡床弄秋月,萧条万籁沈凝寂。

凡奏一叠十二节,每发一声累九息。

流韵寥亮入太清,袅袅馀音游八极。

但闻天外鸾凤鸣,岂知海底鱼龙泣。

高迁亭化为灰烬,平阳坞久生荆棘。

揄扬天下之至音,非为俗聋惊结习。

伶伦嗟咏愿从事,列和怅然寻屈膝。

武昌老人请易业,洞庭老人还自失。

欲俪清歌妙入神,惜无李白生花笔。

孰知时尚紫云回,屡变新声延化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耶律铸的《长笛续短笛引》以笛声为线索,描绘了一幅音乐艺术的动人画面。诗人首先赞美了笛子的技艺与音乐之美,提及李谟的笛声曾震动长安,被誉为第一。接着,他描述了笛声的婉转变化,如同落梅折柳,甚至能撼动天地。然而,这美妙的笛声却因云封烟锁而未能流传。

诗人感叹,虽然有人持有珍贵的笛管昭华琯,但可能并未被世人充分理解和欣赏。他期望这稀世之宝能发出非凡之声,荡涤邪秽,传达出高洁的意蕴。在夜晚,他独自抚笛,笛声与秋月、万籁俱寂相映成趣,旋律悠远,响彻天地。

诗人借笛声表达了对至音的追求,超越了世俗的欣赏习惯,引发了伶伦、列和等人的共鸣。然而,即使有如李白般的才情,也无法完全捕捉和表达这种音乐的神韵。最后,诗人期待着时代变迁,新的音乐风格不断涌现,延续着艺术的辉煌。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笛声的魅力和诗人对音乐艺术的崇高敬意,以及对传承与创新的思考。

收录诗词(829)

耶律铸(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天祐行

魏创纪勋观,齐崇嘉德楼。

忽名天祐旌功阁,图写朱三在上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战扼狐

龙旂天上来,神兵落天阙。

问罪下中原,先有扼狐捷。

勍敌四十万,一何争勇决。

冲锋竞突刃,奋不待成列。

矢雨注,鼓雷叠,长兵尽,短兵接。

势霆击,天柱折,声海振,地维绝。

烈日照雪霜,几何不殄灭。

若是数百陈,然后成帝业。

信道守天元不易,圣统在垂千万叶。

敢忘开国缅良难,太祖新征战时节。

形式: 古风

五禽言

我爱五禽言,味之殊有味。

不唯由此知物情,更是分明见天意。

大麦孰簸箕漏,伤时节,感农叟。

麦饭孰即快活,祛顑颔,略契阔。

提葫芦沽美酒,绕山溪,占花柳。

烧香拨火,愿言康且寿。

不如归去,莫饶舌,只合吞声牢闭口。

形式: 古风

放雁词

御芦远避驾鹅声,人閒多避海东青。

冥飞休近双凫游,恐因误引到天明。

稻粱足,罗网轻,湖海多洲汀。

太虚无阂且何慕,鹦鹉玉笼笼下生。

与尔同六翮,好去恣飞腾。

若期寥廓求希有,必欲翱翔从大鹏。

宜审遥弓鸣,勿为虚弦惊,古来惟有一更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