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剑图为学士胡公赋

楚平席僣伪,任邪斥忠良。

伍奢既就烹,子胥遂奔亡。

出疆适吴会,追者何太忙。

行行至江浒,欲渡津无梁。

邂逅得渔父,哀穷济以航。

感此脱危厄,解剑聊为偿。

父也义不受,长揖增慨慷。

嗟彼寰中人,结交布周行。

刎颈誓莫逆,笑谈出肝肠。

一朝婴祸患,变情非故常。

父也谅非旧,急难恤劻勷。

利害等丝发,万金一毫芒。

高风振颓俗,百世仰馀光。

夫子尚志节,抚图不能忘。

写之置座隅,怀古意何长。

斯人不可见,三复涕沾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通过楚国历史典故,如伍子胥出逃、渔父相救等,展现了忠诚与背叛、友情与利益之间的冲突与抉择。诗人借古喻今,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以及对坚守道义、重视友情的赞美。

诗中描绘了伍子胥在逃亡途中面临的困境,以及偶然遇到渔父的帮助,从而得以脱险。渔父的义举不仅救了伍子胥一命,也体现了人间的温暖和正义的力量。诗人通过这一情节,赞扬了渔父的高尚品德,并以此反观现实社会中人们在面对困难时的行为选择。

接着,诗人感慨于世态炎凉,友情在利益面前可能变得脆弱。他指出,在危难时刻,人们往往难以保持原有的承诺和情感,而渔父的义举则成为了一种道德的标杆,提醒人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应坚守道义和友情。

最后,诗人将这段故事融入自己的生活中,将其作为座右铭,时常回顾,以此激励自己在面对人生选择时,能够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尽管现实中可能无法再见到像渔父这样的人物,但诗人通过反复吟诵这段故事,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对道德力量的敬仰。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故事的借鉴和反思,探讨了人性、道德与社会关系的深刻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社会风气的关切。

收录诗词(745)

金幼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白堂为杨庶子赋

关西昔华胄,太尉古名臣。

直节照简册,清风动冠绅。

遂令千载下,流光播无垠。伟哉建安?,阀阅何嶙峋。

夫子负杰特,学术孰与伦。

蜚声起庠序,高步凌风云。

决科振场屋,射策登紫宸。

词垣清切地,列职逾十春。

瞻依近日月,蒙被恩宠新。

从容念先训,所志在忠勤。

于焉揭华扁,文藻䴡青旻。

左右列图史,退休时讨论。

庭空绝私谒,来往稀回轮。

兢兢慎操履,栗栗保贞纯。

冰壶湛秋月,玉雪含幽芬。

匪图淑来裔,庶以希前人。

蹇予沗侍从,托交谊弥敦。

耿耿怀补报,恒恐贻缁磷。

登堂仰休闻,企瞻愧后尘。

作诗写衷曲,聊以申同寅。

形式: 古风

惠迪斋为临川刘纪赋

西江有佳士,文采何陆离。

少小入庠序,所习书与诗。

兢兢循轨则,抑抑谨威仪。

顺理身逾泰,寡欲心自怡。

匪兹卜休咎,实以严操持。

天地有常运,寒暑不违时。

生人有常道,所志在秉彝。

内省苟无愧,安命复奚疑。

愚者昩厥理,蹈险去坦夷。

违天伐恒性,倒行兼逆施。

一朝罹显罚,宁复救颠危。

所以古贤圣,恳恳垂训辞。

斋居托令名,进脩诚在斯。

绩学匪空言,力行思有为。

乃者辞乡邑,吐气凌虹霓。

振衣游太学,揖让何委蛇。

及兹被宠命,筮仕固有期。

直道苟不回,志行宁有亏。

努力慎朝夕,永保期弗隳。

形式: 古风

酌泉斋为嘉静吴员外乃弟赋

昔有吴刺史,饮泉著清声。

廉贪励高节,千载扬芳馨。

闻孙家淦曲,结屋依岩扃。

青山列户牖,嘉木罗前楹。

流泉出砌下,一碧湛泓渟。

斋居诵遗训,仰止思继承。

白云荫芳润,皓月涵虚明。

永日惬幽赏,頫仰挹清泠。

一酌祛烦虑,再酌怡神形。

三酌沁肌骨,顿使心目清。

匪兹乐澹泊,实以固幽贞。

嗟彼寰中人,胡乃独营营。

沉酣嗜曲蘖,夜旦了不醒。

视此酌泉者,宁不畏惕惊。

蹇予慕脩洁,清华迩蓬瀛。

幸兹远氛浊,漱涤琼瑶英。

凛焉对冰雪,朝夕怀兢兢。

誓图坚晚节,补报竭忠诚。

因斯发佳咏,聊以寄高情。

形式: 古风

赠李伯高司训还庐陵

庐陵古名郡,风俗天下闻。

卓哉欧阳子,奋发振斯文。

声光被后世,至今仰馀芬。

惟子企前轨,力学究典坟。

栖迟三十载,布衣谁与群。

忽兹膺荐举,峨冠上金门。

授以郡博士,文采耀青云。

今晨别我去,怅然惜解分。

临岐重握手,酌以白玉尊。

朔风吹浩浩,雨雪何纷纷。

抽帆上南浦,行行近青原。

及家固云乐,况乃亲弟昆。

蹇予荷恩遇,谬忝职禁垣。

西江未同返,遥睇瞻丘园。

解佩为子赠,聊复申好言。

勖哉继先达,浮名何足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