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山色望中好,□□□□清。

连峰叠巘极目,高下与云平。玉洞沈沈何处。

隐映一溪烟树。倒影碧波□。

唤起骖鸾客,丹灶夜光横。□霞卷,风露滴,月华明。

佳人为我,垂手凄怨理秦筝。千载虹桥新路。

依约幔亭歌舞。一醉话浮生。

但得尊盈酒,莫问世间名。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展现出山色的清幽之美。"山色望中好,□□□□清",可能是形容山色在远眺中显得格外清新,但原诗中的空缺部分已无法补全。接着,诗人描述了连绵起伏的山峰与云层齐平,暗示了壮丽的自然景观。

"玉洞沈沈何处,隐映一溪烟树",可能是在说深邃的玉洞隐藏在烟雾缭绕的林木之间,增添了神秘感。"倒影碧波□。唤起骖鸾客,丹灶夜光横",描绘了倒映在碧波中的景象,以及想象中的仙人乘鸾驾鹤的神话场景,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下片转而抒发情感,"□霞卷,风露滴,月华明",可能是描绘夜晚的景色,云霞翻滚,风露清凉,月光皎洁。"佳人为我,垂手凄怨理秦筝",表达了对佳人的思念和她弹奏秦筝时的哀怨之情。

最后,诗人感慨人生短暂,"千载虹桥新路。依约幔亭歌舞",借典故表达对过往繁华的怀念,而"一醉话浮生。但得尊盈酒,莫问世间名"则流露出及时行乐、忘却尘世纷扰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以山水为背景,融入神话与情感的宋词,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81)

赵彦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工为词,尝赋西湖谒金门词,有“波底夕阳红湿”之句。高宗喜曰:“我家裹人也会作此”!……"乾道、淳熙间,(公元一一七四年前后)以直宝文阁知建宁府。终左司郎官。彦端词以婉约纤秾胜,有介庵词四卷,及介庵集十卷,外集三卷,均《宋史艺文志》并行于世

  • 号:介庵
  • 籍贯:
  • 生卒年:1121~1175

相关古诗词

风入松.杏花

传闻天上有星榆。历历谁居。

淡烟暮拥红云暖,春寒乍有还无。

作态似深又浅,多情要密还疏。移尊环坐足相娱。

醉影凭扶。江南归到虽怜晚,犹胜不见踟躇。

尽拚绿阴青子,凭肩携手如初。

形式: 词牌: 风入松

永遇乐.陪程金溪跃马用其韵

杜曲桑麻,灞桥风雪,归梦无路。

马健凌秋,人间玩日,聊用宽迟暮。

摇摇羽扇,翩翩凫舄,胜处恍疑仙去。

笑相看,风林露草,古来有谁知趣。

黄公垆下,山阴亭畔,岁月著鞭如骛。

出塞功名,入关游说,纸上俱难据。

论诗说剑,尊前风味,天巧却容人觑。

问少陵,酣歌拓戟,为谁献赋。

形式: 词牌: 永遇乐

生查子

翻翻别袖风,醉眼迷残日。

春色荡人魂,杨柳浑无力。

不知长短亭,何处逢寒食。

多少向来情,门掩梨花夕。

形式: 词牌: 生查子

好事近(其二)送林主簿

君到共黄花,君去早梅将发。

君不待梅归去,问与谁同折。

白头潘令一年秋,有酒恨无客。

莫忘道山堂上,话清音风月。

形式: 词牌: 好事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