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雪中作吴体寄袭美

迎春避腊不肯下,欺花冻草还飘然。

光填马窟盖塞外,势压鹤巢偏殿巅。

山炉瘿节万状火,墨突乾衰孤穗烟。

君披鹤氅独自立,何人解道真神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迎接春天却不愿离开寒冬,戏弄花朵和冻草轻盈自在。
光芒照亮马窟,覆盖边塞之地,威势直逼鹤巢,高居宫殿之巅。
山中的炉火形状奇特,烟雾从干枯的烟囱冒出,犹如孤零零的稻穗。
你身披鹤氅独自站立,又有谁能理解你的真正仙姿呢?

注释

迎春:迎接春天。
避腊:避开寒冬。
不肯下:不愿离开。
欺花冻草:戏弄花朵和冻草。
还飘然:轻盈自在。
光填:光芒照亮。
马窟:马窟(古代指马厩)。
盖塞外:覆盖边塞。
势压:威势压过。
鹤巢:鹤的巢穴。
偏殿巅:宫殿的高处。
山炉:山中炉火。
瘿节:形状奇特。
万状火:各种形态的火焰。
墨突:烟囱。
乾衰:干枯。
孤穗烟:孤零零的烟雾。
君:你。
披鹤氅:身披鹤氅。
独自立:独自站立。
何人:谁。
解道:理解。
真神仙:真正的仙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春雪中的景象,诗人以其独特的笔触和情感体验,将自然之美与个人之志趣融为一体。

“迎春避腊不肯下”这一句表达了春天抵抗严寒、不愿轻易到来的意境。春意在严冬中孜孜不息,展现了一种生机勃发的力量。"欺花冻草还飘然"则是说尽管春风温和,却依旧留有几分寒意,这既描绘了景色,也传达了诗人对季节变化微妙感受。

接下来的“光填马窟盖塞外,势压鹤巢偏殿巅”两句,是诗人观察到的雪后山景。这里的“光”指的是阳光,“填”则是充满之意,表明阳光洒在雪后的山谷中,使得山谷如同被白色的大幕所覆盖。而“势压鹤巢偏殿巅”则描写了积雪对山势的影响,使得原本高耸的建筑也显得不再突兀。

"山炉瘿节万状火,墨突乾衰孤穗烟"这两句诗,通过对山中炊烟和炉火的描述,营造出一幅静谧而温暖的冬日生活图景。"山炉"指的是山中的住所或庙宇,而"瘿节万状火"则是说炉火在室内跳跃,带来了一种生动之感。"墨突乾衰孤穗烟"中,“墨突”形容炊烟如同毛笔一挥而就的墨迹,“孤穗烟”则是指独自飘散的烟雾。

最后两句“君披鹤氅独自立,何人解道真神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之情。"君披鹤氅独自立"中,“披鹤氅”是一种华丽的衣服,这里用来形容朋友的高洁脱俗。而“何人解道真神仙”则是说,朋友如同神仙一般,不为世间所羁绊,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早春雪景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友人品格的赞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607)

陆龟蒙(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别号天随子、、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 字:鲁望
  • 籍贯:江湖散
  • 生卒年:?~公元881年

相关古诗词

次和袭美病后春思

气和灵府渐氤氲,酒有贤人药有君。

七字篇章看月得,百劳言语傍花闻。

闲寻古寺消晴日,最忆深溪枕夜云。

早晚共摇孤艇去,紫屏风外碧波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严子重以诗游于名胜间旧矣余晚于江南相遇甚乐不幸且没袭美作诗序而吊之其名真不朽矣又何戚其死哉余因息悲而为之和

每值江南日落春,十年诗酒爱逢君。

芙蓉湖上吟船倚,翡翠岩前醉马分。

祗有汀洲连旧业,岂无章疏动遗文。

犹怜未卜佳城处,更斸要离冢畔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别墅怀归

水国初冬和暖天,南荣方好背阳眠。

题诗朝忆复暮忆,见月上弦还下弦。

遥为晚花吟白菊,近炊香稻识红莲。

何人授我黄金百,买取苏君负郭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怀杨台文杨鼎文二秀才

秋早相逢待得春,崇兰清露小山云。

寒花独自愁中见,曙角多同醒后闻。

钓具每随轻舸去,诗题闲上小楼分。

重思醉墨纵横甚,书破羊欣白练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