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六首(其四)

秋水不可涉,美人安得从。

眷彼芙蓉花,盈盈秋水中。

非无舟与楫,所畏蛟与龙。

临流不能采,零落委芳丛。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陈基的《秋怀六首(其四)》,描绘了秋天湖水深不可测,难以涉过的情景,借此寓言表达了对远方美人的深深思念。诗人以“秋水”象征阻隔,暗示了现实中的重重困难,使得与心上人的相见变得遥不可及。"芙蓉花"则象征着美人,她如同秋水中的芙蓉,清丽可人,却只能在远处欣赏,不得亲近。诗人进一步借"舟与楫"和"蛟与龙"来强调环境的艰险,暗示了追求爱情的艰难。最后,他表达了无法采摘到这水中芙蓉的无奈,只能任其"零落委芳丛",寓意美好的愿望只能化作凋零的思绪,留在心底。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隐喻,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现实阻碍的无奈,具有浓郁的情感色彩和深刻的哲理内涵。

收录诗词(179)

陈基(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寓居吴中凤凰山河阳里(今属张家港市)。元末江南著名文人,受业于当时著名学者黄溍。元末大乱,群雄纷起,割据于吴地的张士诚闻其名,召为江浙右司员外郎,参其军事,张士诚称王,授内史之职,后迁学士院学士。军旅倥偬,飞书走檄多出其手。朱元璋平吴,爱其才,召之参与《元史》的纂修工作,书成后赐金而还,卒于常熟河阳里寓所。能文善书,写的诗也有不少是反映张士诚起义军生活。明史有传。著有《夷白斋稿》35卷,内诗1卷,文24卷,又外集诗、文各1卷

  • 字:敬初
  • 籍贯:台州临海(今属浙江)
  • 生卒年:1314-1370

相关古诗词

秋怀五首(其三)

群动夜已息,秋声适何从。

仰视天宇高,微云浩无踪。

明月在庭户,河汉上横从。

既莫知所始,何由究其终。

我独弦我琴,微风入疏桐。

写作清商调,感激意无穷。

形式: 古风

秋怀五首(其四)

昨日苦炎暑,端居厌烦渴。

手短河汉高,井深辘轳折。

此夕秋已清,一洗尘世热。

纨扇委深笥,轻罗换疏葛。

天运无停机,人生自悲悦。

急景一以迁,流芳遂衰歇。

洞庭生微波,明河湛初月。

落叶辞故枝,惊鸿亦飘忽。

为谢同心友,胡为久离别。

形式: 古风

通州

渡江潮始平,入港涛已落。

泊舟狼山下,远望通州郭。

前行二舍馀,四野何漠漠。

近郭三五家,惨澹带藜藿。

到州日亭午,馀暑秋更虐。

市井复喧嚣,民风杂南朔。

地虽江海裔,俗有鱼盐乐。

如何墟里间,生事复萧索。

原隰废不治,城邑靳可托。

良由兵兴久,羽檄日交错。

水陆飞刍粟,舟车互联络。

生者负戈矛,死者弃沟壑。

虽有老弱存,不足躬钱镈。

我军实王师,耕战宜并作。

惟仁能养民,惟善能去恶。

上官非不明,下吏或罔觉。

每观理乱原,愧乏匡济略。

抚事一兴慨,悲风动寥廓。

形式: 古风

如皋县

晓行过如皋,草露凄已白。

井邑无人烟,原野有秋色。

缁褐两三人,牢落徒四壁。

似讶官军至,拱立衢路侧。

伊昔淮海陬,土俗勤稼穑。

潟卤尽桑麻,闾阎皆货殖。

及兹值兵燹,道路分荆棘。

十室九逃亡,一顾三叹息。

王师重拯乱,主将加隐恻。

戒吏剪蒿莱,分曹理盐筴。

眷眷恤疮痍,迟迟历阡陌。

上天合助顺,九土期载辟。

白首忝戎行,临风增感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