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孤舟晚飏湖光里,衰草斜阳无恨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湖畔黄昏图景。首句“孤舟晚飏湖光里”以“孤舟”为中心,点明了画面的主体,同时通过“晚”字和“飏”字,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孤独漂泊的氛围。接着,“湖光里”三字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广阔的水面,暗示了环境的辽阔与深邃。
第二句“衰草斜阳无恨意”,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情感层次。通过“衰草”和“斜阳”这两个意象,诗人巧妙地传达出一种岁月流逝、万物凋零的哀愁情绪,但“无恨意”三字又赋予了这种情感一种超脱和豁达的意味,暗示即使面对生命的无常和自然的衰败,内心也能保持一种平静和释然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以及在面对生命变迁时所展现出的深刻哲思。
不详
诗论家。学者称他陵阳先生。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有《陵阳集》四卷,今存
粉身碎骨事无难,祇为君恩重泰山。
风淡月明都护府,功名千古在人间。
不假玄冥力,乘空散寂寥。
声雄秦塞鼓,势撼浙江潮。
落日衔山嘴,浮云亚陇腰。
鹏程如借便,九万看扶摇。
矫首向天兮天卒无言,忠臣死难兮死亦何愆。
杜鹃飞飞无定栖,寄巢生子百鸟依。
园林花老昼夜啼,安得百鸟挟以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