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之十首次诗(其三)

十五游方今五十,异乡偏感故乡春。

吴樯语燕频留客,楚谷蛮莺苦唤人。

柳瘿冷悬芳信雨,花须暖污阿香尘。

如今又在长安别,夜夜天边望北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我十五岁离家,如今已五十,身处他乡更觉故乡春天的珍贵。
吴地船只上的燕子频繁挽留客人,楚地山谷中的蛮鸟苦苦呼唤旅人。
柳树瘤上挂着雨水带来的清香,花朵上沾染着阿香的尘埃,温暖而甜蜜。
此刻我又在长安告别,每晚都仰望北方的星辰,思念家乡。

注释

十五:十五岁的年纪。
异乡:他乡,指离开故乡的地方。
故乡:出生或成长的地方。
吴樯:吴地的船只。
燕:燕子。
楚谷:楚地的山谷。
蛮莺:南方的鸟儿。
柳瘿:柳树上的瘤状物,这里比喻雨水滴落的样子。
芳信:芳香的信息,指雨水带来的清新气息。
阿香:可能是女子的名字,也可能指代香气。
长安:古代中国的都城,这里指代京城。
北辰:北极星,象征北方和故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行海所作的《前之十首次诗(其三)》。诗人以个人的年龄变化和异地他乡的游历为背景,表达了对故乡春天的深深怀念。诗中通过描绘吴地船只上的交谈和楚谷蛮莺的啼鸣,营造出浓厚的异乡氛围,暗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十五游方今五十",诗人感慨时光荏苒,从少年到中年,人生已过半。"异乡偏感故乡春",身处他乡,对故乡的春天尤为敏感,流露出浓浓的思乡之情。"吴樯语燕频留客,楚谷蛮莺苦唤人",运用生动的意象,表达出诗人被异乡景物触动,仿佛连燕子和莺鸟都在挽留他,唤起他对故土的记忆。

"柳瘿冷悬芳信雨,花须暖污阿香尘",进一步描绘异乡的景色,柳树上挂着雨滴,如同传递着故乡的气息,而温暖的花香却被尘土沾染,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落寞与无奈。最后,诗人以"如今又在长安别,夜夜天边望北辰"收尾,表达了对长安(可能指京都)的告别,以及每晚遥望北方星空,寄托对故乡的无尽思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和人生的沧桑感。

收录诗词(311)

释行海(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日写怀

三十馀年吴楚客,如今方觉负初心。

凌霄神骏怀支遁,高屐貂裘怪惠琳。

洛浦春光花满树,渭川风景竹成林。

归来不用鸣长铗,时复一吟梁甫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春游

芳菲时节思悠悠,快与风光汗漫游。

万物不如花富贵,一春唯有蝶风流。

仙曾许我黄金骨,天不饶君白雪头。

随处是家随处客,夜来何事梦沧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洞微翁挽章

凄凉木末搴芙蓉,万里鹰扬路忽穷。

箭到红心翻堕地,花成绿子又随风。

可怜玉兔沉沧海,却放寒乌占碧桐。

万事看来都是梦,山林犹忆旧英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癸酉春侨居无为寺归云阁以十五游方今五十为题信笔十首终在五首(其五)

十五游方今五十,几番坎止又流行。

生来不作千年调,死亦何须五鼎烹。

周室黍离狼虎国,尧天花蔼凤凰城。

看山欲跨山中马,却怪一春无好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