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曾南丰韵

忆昔诗豪为写真,至今光景尚如新。

亭中客鬓几人老,山下灵根千岁春。

倏歘相逢皆召杜,舂容莫逆少雷陈。

我来随分重知见,似与夫君夙有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回忆起往昔诗人们为他画像,至今那景象依然清晰如新。
亭中的宾客有多少人已白发苍苍,山下的灵根却千年常青。
忽然相遇都像是在召唤杜甫,从容不迫间没有多少雷陈式的冲突。
我此次来访,随性而深感相见之重,仿佛与您早有缘分。

注释

昔:过去。
豪:杰出。
写真:画像。
光景:景象。
尚:仍然。
如:像。
新:新鲜。
亭中:亭子里。
客鬓:宾客的白发。
灵根:指代长寿或灵验的植物。
千岁春:千年常青。
倏歘:忽然。
皆:都。
召:召唤。
杜:杜甫,唐朝诗人。
莫逆:无话不谈的好友。
雷陈:古人名,此处比喻冲突。
随分:随意,随缘。
重知见:深感相见之珍贵。
似:仿佛。
夫君:对诗人的尊称。
夙有因:早有缘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家坤翁所作的《次曾南丰韵》,诗人以回忆昔日诗豪为主题,表达了对往昔相聚情景的怀念。首句“忆昔诗豪为写真”描绘了诗人对昔日与诗人才子们共同创作、留下珍贵画像的追忆,那份鲜活的记忆至今仍历历在目。“至今光景尚如新”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时光虽逝而记忆犹新的感慨。

接下来,“亭中客鬓几人老”描绘了亭中的故人,岁月流转,多少人的青春已逝,只剩下斑驳的白发。“山下灵根千岁春”则借山下千年古树象征永恒的生命力,暗示尽管人事变迁,但友情和文学的精神犹如山根般长存。

“倏歘相逢皆召杜”借用杜甫的典故,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们相聚时的惊喜和默契,仿佛杜甫再世。“舂容莫逆少雷陈”则提及另一位诗人雷陈,他们之间的友情深厚,交谈融洽。

最后两句“我来随分重知见,似与夫君夙有因”表达了诗人此次来访,感到与旧友相见如同宿命般自然,加深了彼此的理解和情谊。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和对友人的怀念,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诗歌艺术的执着。

收录诗词(2)

家坤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金石台

庐陵游乐夕阳山,太守何人若是班。

三岛幻成一丘小,五峰对峙两溪环。

竹间庭院邻翁卜,木杪楼台仙者寰。

紫笑扶疏枝干老,春来得兴颇开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九日即事雪中见菊(其三)

九月黄花正是时,谁催青女试瑰琦。

冰天雪夜无人问,玉质金相我自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九日即事雪中见菊(其一)

瀛海茫茫又晚秋,瀛山漠漠几浮沤。

人间底事登高处,来上元龙百尺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九日即事雪中见菊(其二)

怪得西风吹袂凉,客中又过一重阳。

今年喜见东篱雪,要与黄花共晚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